重生八一渔猎西北(羁中马)_第974章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老孟,(2 / 2)_重生八一渔猎西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974章 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老孟,(2 / 2)

大家冲着他的名头过来的,来了之后一看,哎?收购价钱不错,而且态度也好,那谁不愿意来呢?

吃过饭顾博远便回了收购站。按他的说法,那边还有好多货放着,他不放心。

李龙已经把自己的那杆小口径交给顾博远放在收购站了,大院子和收购站距离派出所都不远,有什么情况派出所出警很快。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没急着出去,他看着明明昊昊,让杨大姐出门去菜市场买了菜回来,接手了明明昊昊之后,他才去了收购站。

才过上班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收购站里已经有十个人在站着了。

老一套,院子窗台下面摆着大桶茶水,边上有盆,里面有碗。只是院子前面的树不算多,李龙想着是不是找人在院子里搭个棚子,这样至少人们等的时候,特别是中午热的时候能乘个凉。

当然也得在外面种上树,只是这个树长起来比较慢,咋也得三五年才能有凉荫。

因为距离近,李龙就没开吉普车,到院子的时候发现没几个熟面孔,那些二道贩子也不可能天天来。

没人认识倒也刚好,省的打招呼麻烦,他溜边往后院走,结果就有人喊着:

“哎,哎?那个人,你干啥就往后院走啊?”

李龙扭头一看,这热心群众是一个正在排队的中年汉了,手里拎着小半袋子沉甸甸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啥。

“我是这收购站的。”李龙笑笑说,“老顾小孙都知道我,我到后面办事。”

“噢……”那个人一听李龙这么说,便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

不错不错,李龙也挺高兴,摆摆手继续往后面走去了。

这过来卖东西的人能主动维护收购站的利益,说明收购站在大家心目中印象不错,不然谁管你那么多呢?

进了后院,李龙看到铁兰花正在淘洗着贝母,便问道:“嫂子忙着呢,那个贾老板来了没有?”

虽然他叫孙家强小孙,但实话说孙家强比他大,叫声嫂子没问题——至少得给孙家强撑点面子。

“贾老板还没到。”铁兰花起起身子笑着说道,“你先进屋坐吧,到了我叫你。”

“那你忙。”铁兰花有身子,虽然不是特别明显,但能看出来。李龙这边也不好说让她休息——这休息了肯定就赚不到钱。

所以李龙笑笑,便进了屋。

会客室门开着,打扫的很干净,洒了水,空气里一股子潮意。

这时候水泥使用还不是那么的普遍,普通家里地面能铺砖,但大都是直接铺,砖拼缝,不用水泥,最多用点泥巴。

所以地面脏了之后,通常就是洒水扫地,先把水洒上去,等水浸到土里砖里之后再扫,这样不容易棒起灰尘。

所以那时候有个词叫“洒扫”,就是洒水扫地,几十年后,基本上就没这个词的应用场景了。

这里应该是早上打扫的,中间桌子上摆着茶壶和几个茶杯。

李龙坐了一会儿没等到贾天龙,就往前面走,想干脆去给顾博远和孙家强帮忙。

刚走过去,还没到地方的时候,就听到了前面贾天龙的声音:

“李老板到了没有?到了啊?哎哎,我今天来迟了,顾叔,我先到后面去了啊……”

然后李龙就看着匆匆赶过来的贾天龙。

提着黑包的贾天龙看到李龙后脸上笑容更盛,他急忙伸手过来:

“李老板啊,对不住对不住,来晚了……”

“没有没有,”李龙和他握了手说道,“我昨天进山修路去了……”

“明白明白。”和李龙进了会客室,贾天龙笑着说道,“全国先进模范啊,你的事迹我也看过的。进山修路那是大事,不能耽误不能耽误——路修的怎么样了?”

“那条路估计得有一百公里,现在才开始修,得修好几年呢。”李龙说道,“山里有洪水,这两天我在山里盯着,就怕修路的人不小心掉水里去。”李龙一边给贾天龙倒水一边说道,“前面掉进去一个,我救了,昨天敲打了一下,听说你要来,今天我就没过去。”

“是得敲打,有些人是真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贾天龙也是深有感触,“哎,还是钱闹的。对了,这趟我过来,你这里货还能拉一车吧?”

“两吨多,够不够?我给你说,这北疆相当大一部份的贝母都让我收了然后卖给你了。”

“够了够了,有个大客户找我,我这边货的计划都排好的,这突然要货,我也没办法,就只能提前过来找你……不过说实话,今年你这里可以啊,收的贝母量可不少。”

“还行吧,名气大了,来的人就多了。”李龙笑笑说,“咋说呢,这名气也有好处,至少大家相信我居多。”

“那是,全国的啊!”贾天龙明显一脸的羡慕,“我要有这个名头,家乡那边祖坟村里就给我修了,说不定从我这里就开始要修族谱了。”

李龙心说,自己家这一支从上次的族谱修完之后,往后四十年再没修过。如果族里人知道到了北疆这一支出了自己这么个全国的名人,是不是也得想着抽空再修一下?

毕竟有这么个名人,不光自己这边县里有记载,老家的县里肯定也是有记载的——自己这么个全国的名人,资料肯定是早就在报纸上出来了,那上面的籍贯还是老家的。

那边县里看到了肯定会录到县名人里去的。

反正他看到的县志是这样的,但凡受过省里表彰,级别达到厅(师)级以上,都算县里的名人了。

“贝母都在仓库里,你是怎么搞?现在去雇车吗?”

“嗯,和你见一面,我就去找车。我带了几个人,现在还在招待所里看着钱呢,现在就是这点不好,一做大买卖,这钱就不好带。”贾天龙抱怨着。

“放心吧,明年就出大票子,一百一张五十一张的那种,到时咱们这点买卖,一提包钱就拿走了。”李龙隐约记得第四套人民币就是八七年出来的,明年贾天龙过来收东西,就可以安全一点儿了——毕竟十元一沓和一百元一沓,量级是不一样的。

“真的假的?”贾天龙有些不相信,“真能出来?”

“放心吧,能出来。现在咱们国家改开,商品经济,这钱都快毛掉了,十块钱在咱们小时候算大票,现在算啥?”

“别说咱们小时候,五六年前十块钱也是大票啊!”贾天龙也是这几年才发起来的,他感慨着,“唉,变化太快了,我现在竟然连十块钱都看不上了……走吧,咱们先去你家里,我拜拜那块玉,然后我去找车拿钱。”

“行。”看贾天龙这么执着,李龙也不拒绝,不就拜拜玉嘛,他说道:“那咱们现在走?”

“走。”贾天龙对于拜玉比买贝母似乎更迫切一些。两世加起来已经八十岁的李龙,其实看的很通透,当然他有两个儿子,是无法理解贾天龙的心情的。

回到大院,贾天龙恭敬且认真的拜了玉之后,也没停留,匆匆去了招待所找人雇车了。

“这个贾老板还怪有诚意哩。”杨大姐感叹着,“也不知道他咋想的……”

“还行吧,至少他对他媳妇还不错。”李龙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他家那边重男轻女严重,他头胎生了女儿,没怪媳妇,就想着第二胎能生个儿子,不错了。”

别说这个年代,就是往后推二三十年仍然有生不出儿子怪媳妇的。现在贾天龙做的这些,的确不错了。

和这样的人做生意,李龙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