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东门喝茶)_第653章 你说这不巧了嘛(1 / 2)_我能看到商品价格曲线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653章 你说这不巧了嘛(1 / 2)

看着眼前的男子,郭子亮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男子三十多岁,叫杨红利,是中州市政府土地规划负责人。

    “杨主任,来,抽烟,尝尝味。”郭子亮掏出一条华子,直接往对方手里塞。

    杨红利见状连忙后退两步,一脸警惕:“抱歉,我不抽烟。”

    “明白!”郭子亮反应超级快,搬起两箱茅台就往对方车上放。

    杨红利立刻阻止:“喂,你干什么?”

    “没什么啊!”郭子亮浑不在意道,“走,走,这马上就中午了,咱们找地方吃点饭。”

    说着,顺带将车门帮对方关上。

    看他的表情,仿佛从没往对方车上放过酒。

    杨红利第一时间把车上的酒搬下来:“拿走,我不喝酒。”

    郭子亮将一张银行卡塞进对方口袋的同时,又把酒帮对方搬上去:“杨主任,你给我酒干什么?

    我最近高血压,喝不了酒。

    而且凭白无故的,我也不能要你的东西啊!

    这酒你买的是那种一箱六瓶的吧?

    六个九,有品位,够档次。”

    说完,一脸若有深意的拍拍,对方衣服有银行卡的那个口袋。

    杨红利:“……”

    他直接被郭子亮给气笑了,这家伙的市侩气简直与生俱来。

    关键脸皮还特别厚,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着对方把那两箱酒放到自己车上,自己车里也没茅台酒。

    仅看对方的演技,他还真以为这酒是自己的。

    从兜里掏出那张银行卡,杨红利道:“郭老板,我明白你的意思。

    但是在中州建电子厂真的不行。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而是当时富士康入驻时,城市规划局和他们签好的合同。

    如果给你审批了,就等于违约。

    富士康只需一纸诉状,事情就大了。

    别说我,即使咱们豫省最有话语权的那个人也不敢答应你。”

    郭子亮呆住:“你说真的?”

    “废话,在中州开电子厂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如果可以,你都不用过来,只需打个电话,我直接把同意书送到你家门口。

    这个真不行。”

    郭子亮脸色有些难看。

    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不代表什么都不懂。

    富士康是台企,算是标准的招商引资,所以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大的优待。

    一旦出现纠纷,必定会引来巨大的舆论效应。

    所以此事真不是自己通过公关能搞定的。

    见他为难,杨红利笑道:“你其实也不必为难,中州不行,其他地方没问题啊!

    比如汴京。

    中州和汴京距离较近,现在两个城市又搞了个一体化。

    所以在汴京建厂和在中州差不多,加上汴京土地更加便宜,也能帮你节省大量资金,算是一举两得。”

    然而郭子亮摇摇头:“汴京不行,那边地方太小,达不到我的要求。”

    “地方太小?”杨红利一愣,“汴京很小吗?”

    “对,我这次前期计划投资三千亿,如此规模,对各方面要求都很高。

    我不是看不上汴京,而是那里真的差点意思。”

    杨红利眼睛直接瞪大:“等等,你说你前提计划投资多少钱?”

    “三千亿!”

    “郭老板,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郭子亮抬起头:“你看我的样子像是在和你开玩笑吗?

    实不相瞒,我计划建造的光明电子厂,虽然名字是根据我的姓名演化出来的。

    但真正的大老板并不是我,而是张岳。

    天友建筑集团你听过吧?张岳也是天友建筑集团的老板。”

    杨红利眼角跳了一下。

    张岳他当然听说过,作为中州最有名的企业家,对方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万万没想到,计划开电子厂竟然是张岳的意思。

    如果是这样,那情况就复杂了。

    想了想,杨红利对郭子亮道:“郭老板,要不你先回去,我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

    郭子亮连忙点点头:“真的?那麻烦你了。”

    说完又抱起那两箱茅台往杨红利车上放。

    杨红利立刻阻止:“别这样,我们有规定。

    如果你执意要送,关于建电子厂的事,就另请高明吧!”

    从杨红利这离开,郭子亮眉头皱了起来。

    虽然对方最后口头答应了,但作为老江湖,他当然能看出来,杨红利这么说只是看张岳的面子。

    毕竟张岳在中州的影响力太大了,而且人脉极广。

    他若请人办事,一般人就算帮不上忙,也不会直接拒绝。

    杨红利就是这样,毕竟富士康的影响力太大了。

    而想建电子厂,又绕不开富士康,几乎就是无解。

    若最后真不能行,那也只能将就一下,把厂址放到汴梁。

    杨红利回到办公室。

    郭子亮头疼,他比郭子亮更头疼。

    即使不说建电子厂的人是张岳,光对方愿意投入三千亿,就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而且现在和以往不同,以前有房地产撑着,大家手上并不缺钱。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干什么都很顺。

    可现在不一样了,房地产泡沫被刺破后,中州的财政瞬间缩水一大半。

    现在想做什么事,得到的唯一回应就是没钱。

    想办事可以,钱这方面自己想办法。

    杨红利已经向上面提交了二十多项建设规划书。

    结果全部被驳回。

    不是他的方案不行,而是没有钱,再好的项目都动不了呀!

    三千亿……

    杨红利忽然很想说一句话:“曾经有一个三千亿的机会放到我面前,而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正惆怅,忽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中年男子气冲冲的走进来。

    他用力将手上文件往桌子上一摔,怒气冲冲道:“混蛋,全都是混蛋!

    落井下石也不是这样落的,想当年我为了我请他们来,整整三个月我都没休息。

    今天找领导要政策,明天和那些村民谈地皮,后天又要提供各种文字方案。

    那段时间我足足瘦了二十斤,好不容易才把一切搞定。

    这才过去几年就翻脸不认人了?

    岂有此理,简直……不要脸。”

    杨红利看着对方,直到中年男子怒气减了大半,才小心翼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