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王旗(花下一壶酒)_第118章 上了赌桌就不想输(1 / 2)_春秋王旗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118章 上了赌桌就不想输(1 / 2)

春秋王旗 花下一壶酒 3666 字 4个月前

姜蓉国螭城外无名湖畔本该是要发生一件惊天事的,但因为涉及到某些天下大势,故而在几方有心人的提前插手之下,这场冥冥之中的变故,在还没能发生之前就被掐断了某些线头。

天下之争,事关九洲人族基业,犹如棋盘之上的争势夺子,有些事可以拿来见见手筋,看看本事高低,但也还会有些事,需要让人临危履薄,小心翼翼,不可轻放。

小庙门前,姜桓楚最后说出的要拜托楚元宵的那件事,在如今的少年人看来,实在是有些过于遥远和艰难了。

按照某些九洲旧故事之中的说法,当年由龙族司掌天下行云布雨之责后,他们这一族曾立过重誓,凡蛟龙之属想要最终真正成龙,都得逆流而上去往位于龙池洲的那座龙门前,那些能最终跃过龙门的,则可一步登天,至于本事不济的,则要跌落凡尘重头修起。

当然如果是某些实在气运不够的,说不定一个倒霉遇上一场天劫,最终彻底身死道消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谓“走蛟化龙”一事,最开始也指的是这些蛟龙之属由各自水脉逆流而上去往龙门的过程,虽然后来某些龙裔之属也曾别出心裁想要学那“讨封”一事,但最终真正成事者其实寥寥无几,这里头大概也是有些当年那场天道重誓的缘故在的。

再后来五族彻底反目,一场大战过后,那位携带大势的末代人皇准备安排妖族一脉搬进云梦泽时,双方事前那一大堆的讨价还价之中,也包含了将那座龙门一同搬入那片小世界这件事。

因为龙族是那座大名鼎鼎万妖朝的王族之一,要想让他们乖乖听命,那么龙门搬迁一事当然就会成为他们的条件之一。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云梦泽之外的天下九洲,要说起走江化龙,几乎就跟说水中捞月差不了太多,即便是在那场撒豆成兵的天象现世以后,各地妖物多多少少都有了一些起色,气运加身如那狐妖玉釉,都已经到了化形成人的地步,可再看龙裔一脉,整个九洲至今都没有任何一条蛟龙之属能真正成龙过,这就已然可见一斑了。

难度不同是一回事,但某些由来已久的前因后果,也还是必须得承认的。

所以姜桓楚希望楚元宵若有机会就帮青霜安排一场走蛟,寻一个成龙的可能,这件事大概就相当于希望少年去一趟那座名为云梦泽的巨大小世界,而且还不止…

毕竟先不说负责守门的中土诸子百家能不能同意,即便是楚元宵真的进去了,他想要带着青霜去那座不用想都知道是龙族重地的龙门前,也依旧无异于虎口夺食。

真到了那时候,他们两个人就是实打实的身在异乡,还能不能有命活着,恐怕都得是个未知之数。

所以楚元宵在听到姜桓楚说出来这么一句之后,几乎瞬间就要摇头拒绝,他自小清苦,可没有打肿脸充胖子的习惯,做不到的事情还敢满口答应,牛皮吹破了也可能是会死人的。

但少年没想到,那个开国皇帝姜桓楚却好像是知道他要说什么一样,先他一步笑着摆手道:“这只能算我的不情之请,也并不是想要小楚道友给个什么承诺,只是说你若有机会的话而已。”

说着,他转过头看了眼那个名为青霜的青衣少女,又对少年笑道:“我原本就给她安排了一些别的尝试机会的,所以这件事并不是必须要做,如果你觉得不行,那就只帮前一个忙也可以。”

少年眼见对方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自然也就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毕竟他也是刚欠了对方人情的,虽然姜桓楚说了要谢就谢魏臣,但少年也总不能翻脸就不认人,如果只帮第一个忙的话,应该还是可以的。

在此之后。

那位佛门尊者最终带走了那个从一开始就满脸暴躁的龙裔景阳,说是要带他去往灵山。

因为佛门有一些与“龙象”二字有关的讲究说法,所以景阳被带到那座佛门祖庭之后,大概也会与这二字挂上一些关系,至于最终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景阳当然是有些不情不愿的,一个和尚念经都已经让他睡不好觉了,要是再来一山的和尚,他只觉得自己以后都可以不用再睡觉了。

除此之外,他临走前还回过头看了眼那个命好的青衣少女,不由地又是一脸愤愤不平,明明是他先抢到的跟在这个少年人身后的机会,却被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娘们儿给抢了去,有个靠山就是他娘的了不起!

那个老和尚也不愧是佛门尊者,见状毫不犹豫就一巴掌拍在了景阳的后脑门上,然后才笑容和煦骂骂咧咧道:“‘命里八尺,莫求一丈’听过没有?多大个脸就敢一天天的净想好事,当自己是老天爷的儿子呢?你也不怕你爹哪天瞅着你这亲儿子太顺眼,一个闷雷劈下来,收了你到他跟前去尽孝!”

景阳被老和尚这毫不客气的一巴掌给拍得一个激灵,转过头又开始恶狠狠盯着老和尚,“老秃驴,我要是哪天被收去当了老天爷的儿子,我一定让我爹收你当孙子!”

老和尚哈哈一乐,笑眯眯看着景阳,“那敢情好,要不然我现在就开始管你叫爹?”

气血上头的景阳,几乎瞬间就想开口接下这句,但当他不经意间瞥到那个才来不久的青衣少女时,发现她此刻竟然也在眯眼看着自己,莫名其妙就觉得背后一凉,还不由缩了缩脖子,也没敢再将那句占便宜的接茬话给说出口来。

嘻嘻哈哈的老和尚见状不由更加开心,继续挖苦了景阳一句,“瞧见没?这就叫卤水点豆腐!都说了你没那个命,你还不服气!”

“不过老和尚我爹早就死了很多年了,正好有个空位置能让给你坐坐,你要不要再来试试?”

景阳虽然已是化形成人的妖物,但毕竟还是少年心性,虽然此刻忌惮于那个分属同类的青衣少女而不敢还嘴,但当他们一老一少又走远了许多之后,两人之间就再次开始互相骂骂咧咧。

这二人就这么打打闹闹一路远行离开了,连与众人告别都不做,既丢下了那座湖,也丢下了那座庙,一路西行,说是要去灵山。

至于那个以姜蓉国皇室龙气养成的少女青霜,则要按照姜桓楚的安排,会跟着楚元宵一路南下去往石矶洲,如果有缘,大概还会有机会见到那位大名鼎鼎的青帝。

一个大道亲木的人族绝巅修士,与一位五行属木的蛟龙之属,二者多少会有一些相近之处,至于这青霜最后能不能得见真人,又能不能受益其中,当然也得看她自己的气运天命。

姜桓楚目送着那老和尚两人离开,然后转头笑着看向楚元宵,与他告别之后也独自一人缓步离开了庙门前,路过那个始终没有说话的少女身侧时,脚步不停,只轻声说了一句,“想做和能做是两码事,以后的路,好自为之。”

还有一句言外之意,自此之后,青霜与姜蓉,再无瓜葛。

……

姜蓉国老祖宗姜桓楚并未直接回返他那座太庙,而是在大雨夜中独自一人行走于山水之间,一身武夫罡气收敛凝聚,只微微厚过衣衫半寸,用以保证那雨水不会近身,然后他便开始缓缓东行。

路过某条山野小溪时,这位武人缓缓驻步溪畔,也不见如何弯腰,那无名溪水之中就有一尾逆流而上来到此地的龙鲤,通体泛红,只有一双鱼目呈现出金黄色泽,猛然自水面下跃出,跃到了最高处后却没有再立刻下坠,而是漂浮在了这位武人面前,摇头摆尾欢快异常,好似还在水中徜徉游弋一般。

姜桓楚看着这条壮着胆子千辛万苦来到自己面前的龙鲤,面容温和笑了笑,“天地大道如牢笼,你光知道登高而上可看尽天下风光,却又哪里知道这条逆流之路,从来就不曾真正逍遥过?”

三言两语说得简单,好似是苦口婆心劝人回头,又像是喃喃自语,自怨自艾。

再看那尾龙鲤不知道是听懂了武人的言辞,还是已经用光了逆流而来好不容易积蓄下来的力量,下一刻就猛然重新落回了那条溪涧之中,却不再逆流,反而是顺流而下,向着溪水下游的那处汇河口游去。

龙鲤归途,它返程越多,鱼目中的金光便也褪去越多,等到最终到达那处溪水没入河水之地时,那两抹灿灿金光已然尽褪,让它彻底成为一尾普普通通的红鲤,再无特殊之处,入河游弋而去,消失不见。

整个过程之中,姜桓楚其人就一直站在原地,沉默不语,仿佛是在等待那龙鲤平稳入河。

再之后,这位姜蓉国老祖宗开始转道向北,还是那个不疾不徐一步步脚下踩实,再踏出下一步的走路方式,却像是御风远游一样瞬息千里,很快就到了姜蓉国北境,离那浒山郡不远的一处高岳。

姜桓楚最终驻足的这座山岳高逾万仞,算是整个姜蓉国,乃至是整个龙池洲东南地界都能排得上号的高岳峻岭,但不知为何,这座山头积雪数千年不化的高山,却并无山神坐镇。

姜桓楚在那山脚下停步,先缓缓抬头看了眼这山,然后才顺着那盘山而上的山道,一步步开始登山,这一次不再动用任何的修士法门,只是如普通人一样一级级踏阶而上,朝着山顶处走去。

山巅最高处,终于停下脚步的姜桓楚,先是回头望了眼姜蓉国西境螭城的方向,轻轻叹息一声,而后再转身看向龙池洲北方那纵横连绵的无尽山川,最终再抬头望向天幕最高处,怔怔出神良久。

这个在其实山巅什么事都没做的武人,最终又一步步原路走下山去,在山脚僻静处见到了那个已然等待他很久的蒙眼年轻人。

姜桓楚对此早有所料,瞥了眼那人后淡淡道:“你我之前谈妥的买卖,到了如今这一步,该我做的我差不多都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该是到你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年轻人闻言笑了笑,“国主放心便是,将来的天下无论最终归属谁家,你关心的那一脉都必会有一席之地,这一点魏某可以保证。”

姜桓楚并未再接话,只是一步步前行,平静走过年轻人身侧,然后便自那座高岳山脚下一闪而逝。

年轻人对此毫不在意,只是缓缓抬起头“看”向那座高岳,同样有良久的沉默不语。

人人都说天地不仁,大道无情,可古往今来行走其间的人,又有几个能真的做到那“无情”二字?是那位不再出门看天下的岳王,还是这位几百上千年只惦记同一件事的姜蓉国老祖宗?

都不是。

……

楚元宵怎么都没有想到,当初刚刚离开盐官镇的时候,他本以为这一路都会是孤零零一个人,可这一路上走下来,如今已经算是穿过了三洲之地,他却发现自己身边好像就一直都未曾缺过人。

现在眼看着距离那座石矶洲越来越近,他身后还跟着三个都管他叫“公子”的同路人,而且还是既有鬼又有妖…

东南金钗洲那边打生打死了那么久,人族与异族之间磕磕碰碰,头破血流,那八本勒功账簿估计都已经写上了几千几万几十万个人名,可他这个从那座故事起点的小镇走出来的少年人,却偏偏成了那个在千万人中反其道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