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先进思想的两兄弟,以不同于这个时候的角度,给出了非常新颖的答案,且十分具有可操作性。
皇帝看到两人的答卷都惊讶了一下,得知二人是兄弟,更加惊讶。
等到给名次时,很为难。
两人的文章都非常漂亮,优美务实,都可称之为状元之才。
但是身为皇帝,总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不可能让两兄弟都占据一甲的名额。
最终,顾越因为小两岁的年龄优势,被皇帝留在一甲,点为状元,成为最年轻的状元郎。
顾春阳,则被排在二甲三十名。
不是因为文章写的不好,而是要给弟弟让路。
“这状元本应是大哥的。”顾越十分不好意思。
顾春阳无所谓道:“只是不当状元而已,又不是说没有功名。”
“你进翰林,我谋求外放。”
“以后你当首辅,我做封疆大吏,我们兄弟正好互相照应嘛。”
顾越:“……”
大哥是真敢想啊。
其实像他们这种没有倚仗的寒门学子,想升上去可太难了。
不过他也不会在这种时候打击大哥的积极性。
顾越点点头:“行!”
“大哥,你放心,我一定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位极人臣当首辅。”
“要不然都对不起大哥让给我的状元之位。”
顾春阳:“状元不是我让给你的,是你自己凭真本事考出来的。”
“此话以后不用再说,落在他人耳中容易招祸。”
顾越有些懊恼:“是我得意忘形,以后会注意的。”
喜报送到家中,一门双进士,其中一位还是状元郎,瞬间引起轰动。
年轻的状元郎打马游街,不知有多少姑娘往他身上扔香囊。
不过大约是姑娘们准头不好,居然没有一个香囊砸中状元郎,让许多姑娘十分失望。
当然也有高门想要榜下捉婿,不过无论是顾春阳还是顾越,都十分敏捷,愣是没被逮住。
游街之后,顾越被授了官,不出意外,翰林院编修。
至于顾春阳的官职安排,原本没有那么快,不过由于他情况特殊,皇帝对他印象深刻,特意给他指了去处。
果然是外放,一个不富庶的小县城当县令。
不富庶的地方容易出政绩,看来皇帝还是关照过他的。
而且,更让顾春阳十分惊喜的是,这个小县城,离顾升和顾宽两人参军的地方非常近。
顾春阳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赶紧去问顾长清:“爹,如果顾升和顾宽两人在战场上立了功,我们一家会不会太扎眼了?”
“如今我和顾越两个,还没什么大出息呢,都得避开。”
顾越闻言,不由附和道:“是哦,而且冬阳明年也要下场。”
“到时候我们一家五兄弟都这么有出息,会不会……”
剩下的话顾越没有说出来,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你们先出息了再说。”顾长清道:“京中高门,哪个家中的弟子走出来,不都是大大小小的官员?
“你们才五兄弟,怕什么?”
“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