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黄宾)_第537章 把大厦卖给我(2 / 2)_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537章 把大厦卖给我(2 / 2)

面对艾尔顿·鲍尔斯的夸赞,何雨柱心中不禁有些诧异。

他原本预想这场会面将会是一场激烈的龙争虎斗,双方必然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才能达成共识。

然而,没想到对方竟会表现得如此客气友善。于是,趁着旁人不注意时,何雨柱压低声音向身旁的廖烈文询问缘由。

廖烈文同样轻声回应道:

“方才通电话之时,我已经告知了他您已然踏入丹劲境界之事。想必正因如此,他才会对你如此敬重有加吧。”

听闻此言,何雨柱顿时恍然大悟,心中的疑惑瞬间烟消云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席间气氛愈发融洽和谐。众人推杯换盏之间,一道道美味佳肴也陆续上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

此时,艾尔顿·鲍尔斯放下手中的酒杯,清了清嗓子,终于切入正题,谈起了关于收音机生意的相关事宜。

“何先生啊,您看这晶体管收音机目前可是个崭新的行业呢!那市场前景简直无比辽阔,咱们要是齐心协力一起赚大钱,如此一来岂不是皆大欢喜嘛!您觉得怎么样?”说话之人满脸堆笑地看着对面的何先生。

何雨柱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接着便直截了当地说道:

“艾尔顿先生,关于此事,我这儿倒是有个不错的主意。”

他顿了一下,见对方饶有兴致地等着下文,便继续讲下去:

“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据说贵公司在观塘那块新盖起了一栋规模宏大的工业大厦,而且还计划将其打造成一处生产基地,可有此事呀?”

被称作艾尔顿先生的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回答道:

“没错,何先生消息真是灵通啊!我们的确是有这么个规划,这栋工业大厦已然竣工完成啦,接下来就得赶紧去采购所需的生产线并且招聘大量工人咯。”

听到这里,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胸有成竹地说:

“既然如此,那我的提议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您们这般费心费力地建造生产基地,归根结底不就是想尽量压低生产成本么?那么依我之见,倒不如索性把整座工业大厦转让给我得了。由我这边负责组织生产事宜,之后再以相当低廉的价格向贵公司供应零部件。不仅如此,如果需要的话,我还能够替您们代为加工生产产品呢!您意下如何?”

艾尔顿·鲍尔斯微微一怔,脸上瞬间浮现出一丝不悦之色,语气生硬地说道:

“我实在搞不懂啊,何先生!明明我自己有能力独立生产,为何非要将工业大厦转让给您,之后再向您购买零件呢?这对我来说可没有什么好处呀!”

听到这话,何雨柱嘴角轻轻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有条不紊地回应道:

“艾尔顿先生,如果贵方选择自行组织生产,那么首先需要持续投入多达数千万元的先进设备。而且,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有效管理人员,还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人事管理制度。这些工作所需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绝对不容小觑哦。”

其实在此之前,何雨柱已经做足了功课。据他所知,艾尔顿·鲍尔斯的公司总部主要位于遥远的伦敦地区,那里才是其核心根据地所在之处。

然而,令人头疼的是,英国本土时常爆发罢工浪潮,导致劳动力市场动荡不安;不仅如此,当地工人的薪资待遇更是高得惊人。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因素考虑,艾尔顿·鲍尔斯方才萌生出在繁华热闹的香江投资兴建工业大厦,并借此开展生产活动的想法。

毕竟在这里,只需大约100万资金便能成功打造一座工业大厦,但倘若想要构建起一个完整且功能齐全的生产基地,那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金额将会急剧攀升至数千万乃至数亿元之巨。

话说那京城啊,于1952年之际,在京郊的醉仙桥一带,赫然矗立起一座崭新的京城电子管厂!

这座工厂的总投资规模堪称惊人,竟然一举超越了一亿元人民币之巨!

如此手笔,方才成功铸就了亚洲范围内首屈一指、规模最为宏大的电子管加工基地。

而且呀,这里每年都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多达1200万只各式各样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呢!

再看看那艾尔顿·鲍尔斯所计划投入的资金规模嘛,恐怕未必能及得上这般高度。

然而,这些都已然成为过往云烟啦。单说在设备方面的投入一项,便决然不会少于五千万元呐!要知道,这可实实在在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目哟!

而咱们的何雨柱之所以胆敢提出这样一个方案来,自然也是有着十足把握和强大信心去说服对方的。

毕竟,若是依照他自家的这套独特做法施行下去,那就能够替对方轻轻松松省下好几千万的巨额投入呢!

更为诱人的是,对方还可以享有优先权,直接从他手里采购那些先进的晶体管哦!

不得不说,对于艾尔顿·鲍尔斯而言,此方案着实称得上是一个无比出色且极具吸引力的绝佳选择哩!

这不,艾尔顿·鲍尔斯紧接着又追问了几句相关事宜,想要彻底弄明白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所在……

然后就陷入了沉思,原本计划在工业大厦完成之后,自己会贷款一部分,还会邀请一些同行入股,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晶体管生产基地。

要知道,己方在此项目中的前期投入可是实打实的不少于3000万港币啊!

然而此刻,竟然有人提出如此诱人的建议:

所有这些资金投入都无需再由自己承担了。

只需将那座工业大厦转手卖给对方,接着对方将会全权负责生产事宜,并直接向己方供应所需零件。

如此一来,便能成功地为自己省下足足3000万用于固定资产方面的巨额投资呢!

倘若能将这笔原本计划投入的3000万转而投向其他领域,毫无疑问,凭借自己敏锐的商业头脑和精准的市场洞察力,必定能够斩获丰厚的利润回报。

目前来看,这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收益率大致维持在10%上下浮动。

简单计算一下便可知晓,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可能额外净赚高达300万之巨的纯利呀!

念及此处,艾尔顿·鲍尔斯不禁在心底暗暗思忖起来,权衡着其中利弊得失。

最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一个清晰明确的决断逐渐在他心头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