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黄宾)_第645章(1 / 2)_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645章(1 / 2)

一家人有序地围坐在那张老旧却透着亲切的餐桌前,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袅袅升腾的热气弥漫在空气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顿晚餐吃得格外温馨,欢声笑语在屋内回荡,为这寒冷的冬夜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慰藉。

四合院的邻居们在听闻何雨柱从香江归来的消息后,纷纷放下手中正忙碌着的活儿,脚步匆匆地赶来探望。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洋溢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喜悦。

那股子热呼劲儿,仿佛能驱散所有寒意,让这原本寒冷的冬日也无端多了几分融融的暖意。

何雨柱心中早有盘算,此次从香江归来,他特意搜罗了一些在国内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件,当作给大伙的见面礼。

彼时正值1961年年底,全国仍深陷物资极度匮乏的泥沼,粮食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家家户户都在为吃饱肚子发愁。

在这个节骨眼上,饥饿像幽灵一般,徘徊在每一个家庭之中。

人们想尽办法,从各种角落寻找能入口的东西,野菜、树皮,甚至一些平日里根本不会在意的杂物,都成了维持生命的希望。

何雨柱深知大家的艰难,于是给每家都精心准备了半斤腊肉。

这腊肉在物资充裕时或许不算稀奇,可在当时,那简直是珍贵无比的馈赠。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肉类几乎成了一种奢望,人们数月甚至数年都难以尝到一口肉味。

这半斤腊肉,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不仅仅是一份食物,更是一份久违的温暖与关怀,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给人们带来了一丝生活的希望。

彼时,国内粮食供应形势极为严峻,何雨柱心急如焚,动用了自己积攒多年的人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了重重关节,才好不容易进口了一批粮食。

为了这批粮食,他四处奔波,联系外贸渠道,与海关、检疫等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光是申请检疫审批手续,就准备了厚厚一沓材料。

可即便如此,当这批粮食运抵国内,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却只是杯水车薪。

国内的需求就像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汪洋大海,这些粮食投入进去,连个浪花都激不起来,根本无法从根源上扭转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

街头巷尾,人们依旧在为了一日三餐发愁,生活依旧紧巴巴的,粮票在人们手中无比珍贵,每一顿饭都得精打细算,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商店里的食物,大人们则满脸愁容,为了一家人的口粮想尽办法。

时间在欢声笑语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已至晚上十点多。

昏黄的灯光宛如一层柔和的薄纱,倾洒在小院之中,将众人的身影拉得悠长。

何雨柱与邻居们围坐一处,谈兴正浓。

许大茂又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述他在电影院遇到的奇人怪事,那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逗得众人前仰后合,捧腹大笑。

秦淮茹则分享着家里孩子的趣事,说到小当因为贪吃偷偷爬上灶台,差点打翻了锅,大家又因这生活琐事的共鸣,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纷纷说起自家孩子的调皮捣蛋事儿。

众人沉浸在这交谈的欢乐氛围中,仿若时间都静止了,丝毫没有察觉到它的飞速流逝。

直到刘海中第一个忍不住,接连打了好几个哈欠,眼睛也开始迷糊,眼皮不住地打架。

紧接着,一大波哈欠像是会传染一般,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何雨柱这才猛地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夜空,只见月色如水,洒在静谧的院子里,银白的光辉勾勒出房屋与树木的轮廓,他这才惊觉夜已深了。

何雨柱察觉到天色渐晚,屋内众人兴致依旧高昂,然而他却有些倦意袭来。

他赶忙从座位上起身,脸上浮现出几分歉意,双手连连拱手,言辞恳切地向大家一一道别。

随后,他迈着轻快却又略带疲惫的步伐,沿着那条再熟悉不过的小路,悠悠然回到西厢房。

一进屋,他便熟练地整理好床铺,准备好好休息一番,结束这充实而又忙碌的一天。

第二天清晨,熹微的晨光如同调皮的精灵,透过雕花窗户的缝隙,恰似金色的薄纱一般,轻柔且细腻地洒落在何雨柱的脸上。

何雨柱在这暖煦光线的轻抚下,悠悠转醒,只觉全身懒洋洋的。

他惬意地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骨头关节随即发出一连串“咔咔”的轻响。

随后,他起身走向洗漱台,捧起一掬冷水扑在脸上,瞬间,那残留的困意便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洗漱完毕,他正精神抖擞地准备出门,却惊讶地瞧见父亲何大清竟身着整齐,平日里这个时候早已出门上班,今日却不见动静。

细问之下才知,何大清特意请了假,满心期待着能借此难得的闲暇,带着家人前往前门游玩。

在何大清心中,这是多么难得的阖家团聚机会,他渴望一家人能在游玩中尽情享受温馨时光。

前门的街道宛如一幅鲜活的市井长卷,热闹非凡。

人群似潮水般涌动,熙熙攘攘、比肩接踵,每一张面孔都带着生活的烟火气。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如同灵动的音符,交织成一首独具特色的市井乐章。

卖糖葫芦的小贩站在不远处,手中举着一串串糖葫芦,红彤彤的山楂宛如颗颗圆润的宝石,裹着晶莹剔透、薄如蝉翼的糖衣,在明媚的阳光下折射出诱人的光泽。

孩子们的目光被糖葫芦紧紧吸引,他们扯着父母的衣角,吵着闹着要买。

那稚嫩的声音里满是渴望,有的孩子甚至踮起脚尖,试图去够小贩手中的糖葫芦。

另一边,卖包子的摊位前围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