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之前当老妈问他时,他还斩钉截铁地说“不想”。
现在用好吃的就改变了他的心情,从“不愿”转变为“愿意”。
儿子一边吃,老妈一边讲,讲到最后差不多结束了,儿子开始看手机了,于是就意味着结束了。
儿子说,你还是在别处坐着吧!
好吧,老妈又变成冤大头了。
所以,不愿意和老妈面对面,觉得这样不舒服,没有空间,这就是一个事实,仅仅是儿子的真实的感受而已,与老妈好不好,怎么样没任何关系,与儿子爱不爱老妈也没关系,老妈看见这个事实,就接纳吧!
下次就别把自己置于这个境地了,还是之前没有看清这个事实罢了!
第二天早上,和儿子一起去南昌某一小吃街吃了早饭。
去的路上儿子俨然心情不错,还笑着说是不是老妈真老了,所以看不懂导航了。
老妈说本来就老了,而且怕说错了所以不敢肯定。
是啊,儿子这个在老妈面前处处的不满意确实让老妈觉得不敢说错,免得又遭埋怨。
但实际上错就错呗,老妈自己知道错没有关系,但儿子会有反应啊。
看来老妈要逃避的是听儿子哪哪都不好的埋怨和责备,反正不愿意听他说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于是自动避开,防止说得太绝对。
好吧,接受自己就是害怕听到埋怨,于是处处悠着点。
在小吃街吃了四五样,都是要啥买啥,一点磕巴都没打,其实本来老妈就想儿子吃点想吃的。
然后坐火车,又是隔壁座,儿子说了一句没意思,老妈说你要是不舒服我就坐到前面没有人的空位子上去。
儿子说,现在没关系了,昨天觉得不舒服的,今天已经没有关系了。
然后儿子就把老妈没喝的拿一瓶Rio分着喝,还给老妈讲起电子游戏来。
能和老妈讲电子游戏,看来关系大大地改观,因为之前就知道老妈不愿意儿子打游戏的,现在能开放地聊起来,不错!
再说说儿子和爷爷的关系,其实之前也没有觉得很亲近,因为是老妈自己带的,两边老人都带得不多,也就是过年尽量回去。而儿子长大后,常常抱怨老家不干净,常常表示不想回去,虽然还维持着回去的节奏。当然,每次回去,也总是给儿子买好吃的。
结果,当老妈在我们赶往老家的路途上,告诉儿子爷爷已经去世了,以及一点点细节,儿子俨然就哭了,但是他不想老妈看见,于是就在换另一部地铁时说和老妈分开走,在火车站会合。
老妈很想安慰儿子,但是按照老妈对儿子的了解,他大概更愿意独自伤心的,于是老妈借着上厕所用纸,给了儿子一包面巾纸。而后就各走各的路,因为老妈想给到儿子他需要的空间。
火车上要住一晚上,虽然儿子看见老妈都不情愿,老妈就跑到很远处坐着,只是到了睡觉的时候回来睡觉。
第二天,当老妈看儿子的朋友圈时,看到了儿子写的“爷爷,我想你了”,老妈立刻就心痛起来。这个孩子却是带着如此丰富的情感,比老爸老妈都强多了。
第二天赶到老家之后,儿子知道先去陪奶奶,还挺懂事的。
后来看到爷爷的遗像,儿子又哭了,好在有那些同年龄的堂兄堂姐,陪着他,给他了些许安慰。
再后来,儿子作为孙子辈的代表(其实有个哥哥,但在国外回不来),各种仪式的磕头,他都很认真,用心地磕着,最后一天还承担了拿着爷爷遗像的任务。在这其中,儿子哭了好多次,最后也在进入焚烧炉之前见到了爷爷最后一面。因为那时爷爷已经去世了三四天了,所以那个遗体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儿子看到是很难过的。也是好在哥哥们,还有姐姐对他的开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倒是老妈没法给他安慰。
在老家的这几天,儿子也独自去了附近的公园,在那里他看到了灿烂美丽的夕阳,于是他又在朋友圈里写下:夕阳很美,您一定也在天上陪着我一起看吧,爷爷我想你了,晚风会将我的思念送去天堂,您一定在那守护着我。我爱你爷爷,下辈子我们还会相见的对吧。
直到最后爷爷下葬之后了,老妈和儿子说了一句:你知道“灵魂不灭”这句话吧?这里只是物质身体。儿子回复:我现在不想听这个。于是,老妈闭嘴。老妈想,也许自己确实是多事了,初心是想安慰儿子,但也没啥,不想听就不说吧。
还有两个小插曲:
儿子本来想把自己穿的孝衣剪下来一小块当作纪念,后来哥哥和老爸商量,把爷爷常骑的电动车上的吊坠给了儿子做纪念。
临走的最后一天,当儿子和老妈、姐姐、姐夫一起去买烤串回来的路上,儿子问爷爷给他买小笼包的位置在哪里,他计划第二天自己起来去买小笼包吃。虽然最后没有起来,但是这个想法还是表达了儿子想重做和爷爷有关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周日,我们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城市,老妈给老师发了消息,因为儿子老嚷嚷着第二天要上学请假,因为没有时间休息了。确实是,这几天办爷爷的后事儿子也累坏了,睡觉睡得很少。
于是老妈就提前和老师说一下,顺便也就讲讲这次回去的情况,老妈的信息如下:
老师,我们在火车上,爷爷昨天已下葬,一切顺利,孩子这次累了,因为大哥的孩子在美国没回家,他就是最主要的孙子,磕头很多,全程拿遗像。有两天睡觉很少,很辛苦!
他一直嚷嚷着要请假,我猜他就是雨点大,雷声小。但明天周一也想他早上可以晚点起稍微调整一下。不过看他的需求吧!因此,预先和您打个招呼!
这次孩子回家,全家人都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品质,都夸他懂事!
确实我也看到他照顾人,温暖,需要干啥就干啥,不埋怨,很有担当!
连很少夸他的老爸也说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这次事情,不仅是在孩子生命中第一次近距离面对死亡,也让这孩子和他的家族联系得更加紧密!所有的一切都刚刚好!
老师回复:没有什么比生离死别更能帮助一个人成长了。返程顺利,好好休息!至于明天是否需要请假,看孩子状态吧。
是的,老妈确实觉得在这个时间段,儿子十八岁的时候就面对了至亲的人的离世,也是他命中注定的吧。而老妈自己是在30岁左右才第一次面对死亡,是最亲的外婆的离去。而那时候,老妈完全什么都不明白,也不理解,倒不像现在的儿子懂得很多。
就像老师说的,没有什么比生离死别更能帮助一个人成长了。
好吧,儿子,又度过了人生中的一个关卡,加油!爷爷看到你的成长,必然是无比的高兴的!
喜欢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请大家收藏: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天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