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乱世,粮食握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要安心。
王福贵是个懂得感恩的人,如果不是八路军的同志三天两头跑,推广他们的新粮种和新种植技术,家里头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粮食。
这些都要感谢八路军同志啊,最开始王福贵还挺不情愿的呢。
八路军战士一个个都是小年轻,他种了大半辈子地,难道还不如这些八路军战士?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他还真不如!
人家八路军战士能读书识字,就算比种地,也比他这种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民厉害。
所以后来王福贵成了参加八路军各种培训班的积极分子,也切实体会到了读书识字的好处。
正想着,他的小儿子王有理回来了,手里还拿着八路军的宣传册。
“爹,八路军同志开始宣传了,让咱们积极做好防御准备,鬼子可能会对咱们冀中根据地发起报复性进攻。”
“知道啦,鬼子又不是第一次打过来了,这些事情不用你来教,你赶紧收拾收拾,跟我一起挑两担粮食给八路军送去。”
“爹,咱们的税不是都已经交过了吗?”
八路军给当地老百姓的地租很低,而且为了方便老百姓,会专门安排人过来收粮。
王福贵家已经完成了今年的税收任务,所以王有理有些不解。
“你懂啥,要不是八路军推广的新技术,咱们家能有这么多粮?咱们喝水不能忘了挖井人,这么多粮食咱们也吃不完,给八路军送去,让战士们吃饱了,才能更好地打鬼子。”
说罢,王福贵又道:“哦对了,秋收过后地里头没那么忙了,我跟你娘忙得过来,你要不去根据地厂子里找份工作,手里头有钱,我才好给你说媳妇。”
“爹,我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我跟村头的四丫都好了两三年了。”
“你跟四丫的事情,你以为你爹不知道?只是以前咱们家里穷,不好去四丫家说媒,现在日子好起来了,你总得把四丫娶回来吧,不然这不清不楚的,像什么话。”
听到这话,王有理反驳不了,点头道:“好的,爹,那我明天就出发。”
“嗯。”
王福贵答应一声,父子俩很快收拾出两担大米,正要挑上,就听到一阵鸡飞狗跳。
村头的四丫大步冲进了王家:“有理哥,富贵叔,快走,有伪军进村了。”
王福贵刚挑到肩上的担子一下子摔在地上:“啥玩意儿?伪军咋进到咱们根据地的?”
“不知道啊,哎呀,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咱们快躲起来。”
王福贵可惜摔在地上的粮食,让儿子和未来媳妇先躲进地道,他还没来得及躲进去,就听到院门口传来了动静。
知道自己已经来不及的王福贵赶紧匆匆给地道盖上遮蔽物。
才刚完成这一切,一名伪军士兵就一脚踹开了门。
王福贵心中大叫糟糕,地道入口被发现了,儿子和媳妇该怎么办?
就在他慌乱不已的时候,那伪军却仿佛没看到似的,只是端着枪指着王福贵:“老东西,你家里人呢,是不是被你藏起来了,说!你把他们藏在哪儿了。”
一边说,一边用眼神示意王福贵离开柴垛。
王福贵心中疑惑,但还是老老实实离开了柴垛。
这时正好有一头鬼子军官顺着动静走了进来,就看到伪军正在搜捡柴垛。
看到鬼子军官出现,伪军急忙转身:“报告太君,没有发现其他人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