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八团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跟随楚云飞,只有一营营长钱伯均不愿追随。
楚云飞也不阻拦,立刻让人发给路费,要求钱伯均在大孤镇驻留三日之后再行行动。
随后,楚云飞命令通讯参谋电告全国,声明三五八团之决断。
“团座!”方立功失声惊呼,他明白,转发这份通电,就等于向全天下宣告三五八团认同王仁迅的立场,彻底与晋绥军高层决裂!
楚云飞抬手止住了方立功的话,他的声音低沉却蕴含着一往无前的决心,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官兵的耳中:“方兄,诸位!路已至此,何须再瞻前顾后?党国之恩,楚某铭记于心,但国家民族之大义,高于个人私恩!我三五八团,绝不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更不做民族罪人!”
他目光灼灼地扫视众人:“传我命令:全团丢弃一切非必要辎重,只带武器弹药和三日口粮!目标——”
楚云飞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所有的郁垒和决绝都喊出来:“八路军根据地七星湾!投奔李云龙的新一团!”
“新一团?李云龙?!”众人又是一惊,但看到楚云飞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所有疑虑都化作了坚定的服从。
“是!团座!”军官们齐声应道,迅速转身冲出指挥部,执行命令。沉寂的军营瞬间被尖锐的集合哨声和急促的脚步声唤醒。
而底层的士兵,却是比军官们还要激动。
投奔新一团?
好诶!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以后也可以像新一团那样能吃上白面馍馍,能吃到上好的米饭,甚至每天都能吃到肉了?
之前李云龙请客吃饭的效果,在这时候显现了出来。
三五八团士兵们一个个情绪饱满,就连赶路的脚步都加快了不少。
在如墨的夜色中,三五八团数千官兵顶着凛冽的寒风,迅速而有序地撤离了驻地,向着七星湾急行军而去。
楚云飞亲自带队,走在队伍最前方。
他的脚步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他知道,这一步踏出,再无归途,但胸膛中那股冲破枷锁后的浩然之气,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力量。
第二天清晨,新一团七星湾驻地外围侦查哨中,新一团的前沿哨兵正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密集但并非进攻节奏的脚步声,一条长长的黑影在夜色中快速移动。
“有情况!大批人马靠近!”哨兵立刻示警,并拿起对讲机联系了指挥部。
李云龙正在一边吃早饭一边看地图,闻言猛地抬起头,疑惑地问道:“啥?大批人马?哪个方向来的?是鬼子还是晋绥军?”
“报告团长!看方向是从晋绥军三五八团防区那边过来的!队形不像进攻,倒像……急行军转移!”侦察连长气喘吁吁地报告。
“三五八团?楚云飞?”李云龙浓眉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惊疑,“这小子搞什么名堂?大半夜的拖家带口往老子这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