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已下,无形的壁垒在深空中竖起,危险的种子被置于绝对隔离的牢笼中研究,新的防御之盾与反击之剑开始锻造。
陈麟的目光最后从医疗画面上那抹闪烁的紫芒移开,那光芒如同深渊在人类堡垒深处投下的第一道阴影,冰冷而刺眼。
他深知这仅仅是开始而已,“后土号”事件暴露出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奥米茄碎片”。
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背后,可能隐藏着整个黑暗的海洋。
张薇博士为何会突然陷入狂热?
那“薄膜”背后低语的源头是什么?
“规则病毒”的传播机制究竟如何?
李铮舰长最后语无伦次提到的“种子”和“生长”又意味着什么?
这些问题像冰冷的藤蔓缠绕在陈麟的思维中,每一个都可能通向更深的绝望。
不能被动等待,至少展现出来的深渊不会给人类喘息的机会。
“周博士,”陈麟的声音打破了指挥中心决策后的短暂沉寂,他的视线转向周珂蕊,“‘零号研究室’的建立是当务之急,优先级最高,你需要什么,协会资源无条件倾斜。”
“艾拉的感知能力是关键,确保她的状态稳定,李锐……目前是我们了解敌人的惟一窗口,但也是最大的风险源,熔断协议必须绝对可靠,执行权限只在我和你之间。”
“一旦有任何异常,哪怕是最微小的逻辑悖论或意识扰动,也要立即上报,不得延误。”
“明白,会长。”
周珂蕊肃然应道,眼中闪烁着决心与压力,“我们会在绝对牢笼中解剖恐惧,绝不重蹈‘后土号’的覆辙。”
陈麟微微颔首,随即目光如鹰隼般扫向星图操作台:“林寒!”
“在!”
林寒立刻站直。
“黑匣子数据深度挖掘不能停,重点:一、张薇博士在启动最高功率探针前的所有生理、心理及操作日志,找出她行为异常的量化诱因,是否存在外部信息渗透?二、分析舰桥通讯中背景‘低语’的频谱特征,尝试建立信息模型,看能否反向追踪或模拟其影响机制。三、舰长李铮的个人记录仪最后捕捉到的‘汩汩声’和撞击声,进行最高精度的声纹和振动分析,我需要知道那是什么东西造成的。四、所有被污染区域的残留物微观结构分析,与李锐伤口污染物进行对比,寻找共性和差异……这是你接下来的核心任务。”
“是!会长!”
林寒精神一振,技术攻坚正是他的强项。
“王哲!”陈麟的目光转向特勤指挥官。
“到!”
“‘守夜人’部队的组建立刻启动。”
“你作为首任教官和战术顾问,接下来的选拔标准简述如下——顶尖的战斗素养是基础,但更关键的是顶级的神经韧性和逻辑稳定性,需要参考艾拉的精神抗性评估模型,设计极端压力测试。”
“装备方面,以‘烛影’特遣队的实战反馈为基础,优化‘克莱因瓶’防护服,强化熵增壁垒的能量效率和抗信息冲击能力,要同步研发非致命性、高精度的‘逻辑悖论干扰器’和‘认知滤网’原型,作为‘守夜人’的标准战术装备。”
“时间紧迫,我给你最高授权,联合舰队和科学院资源随你调用,最多三个月,我要看到一支能对抗规则污染的尖刀。”
“保证完成任务!”
王哲眼中燃起战意。
“赵将军,”陈麟的目光投向全息投影中的联合舰队司令,“‘静默海域’的封锁就拜托舰队了。”
“部署方案我原则同意,但强调两点:第一,侦测阵列必须包含对亚空间背景信息扰动的监控模块,这是‘烛龙之眼’升级的核心需求,技术细节周博士团队会对接。”
“第二,武力驱逐优先,终极摧毁是最后手段,任何进入禁区的目标,无论身份,先尝试以最高强度、非接触性的信息干扰(如强逻辑噪声广播)进行驱离,无效后再考虑物理摧毁。”
“务必避免能量爆发,防止激活我们未知的潜伏污染,如果封锁线有任何异动,第一时间直接向我报告。”
“遵命,陈会长!”
赵上将沉声回应,陈麟的补充要求更具体也更谨慎,他并无异议,“舰队会用最坚固的锁链,锁死那片星域。”
最后,陈麟看向科学院顾问的投影:“顾问先生,科学院的基础研究至关重要。”
“基于脱敏数据,我需要你们在几个方向重点突破:首先是高维能量风暴与已知亚空间现象的关联性建模,寻找其规律性或异常点,其次是未知强辐射的生物及信息效应模拟,建立理论防护模型,最后则是需要你们在空间结构稳定性在极端扭曲下的崩溃阈值研究。”
“这些是构建‘防火墙’的理论基石,研究成果到时将直接同步周博士的‘零号研究室’和‘防火墙’计划团队。”
“科学院必将竭尽全力,陈会长。”
顾问郑重承诺。
指令清晰下达,各环节开始高速运转。
陈麟没有离开指挥中心,他坐回主位,深邃的目光再次投向星图,UDF-7243的伤疤如同一个丑陋的疮口。
他调出深空探测网络的实时数据流,无数光点代表着人类活动的舰船、空间站、探测器……它们在星海中看似渺小,却承载着文明的重量。
“会长,”
一个沉稳的声音在通讯中响起,是情报分析主管。
“我们按照您的指示,对近三年来所有深空探索项目、尤其是涉及引力透镜、零点场脉动或亚空间探测的项目进行了初步梳理和风险评估。”
“讲重点。”
陈麟言简意赅。
“是……绝大多数项目目前状态稳定,风险可控。但有一个项目……‘深潜者七号’勘探船,三个月前进入位于‘静默海域’禁航区边缘、但尚未正式划入的K-77星尘矿脉区进行例行勘探。”
“其最后一次常规通讯在24小时前,报告一切正常,按计划将于72小时后结束勘探返航。”
陈麟的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了一下:“K-77?我记得那片矿脉富含零点场敏感晶体。”
“是的,会长。这正是我们关注的原因。”
“其常规报告虽然正常,但我们的被动式亚空间背景噪音监控网络,在‘深潜者七号’作业区域,侦测到极其微弱、间歇性的信息扰动……频谱特征……与‘后土号’黑匣子记录中,张薇博士启动最高功率探针前的背景‘低语’,存在……0.73%的相似性系数。”
“虽然低于警报阈值,但……值得注意。”
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