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念儿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喊了声“阿娘……”
“阿娘在。”
玉珠连忙走到榻边,帮念儿把睡皱了的小衣衫抚平。
不管遇到什么事,她只要看到念儿,就觉得人生依旧美好。
接下来两天,顾元嘉都没再出现在玉珠面前。
即便同在长安王府之中,王府这么大,一个在前院,一个在后院,不专程见面,其实很难碰见。
到了第三天,送亲使柳彦回京,第一时间进宫面圣。
皇帝在御书房召见柳彦。
柳探花一路风尘仆仆,再俊秀的儿郎经过北离的风霜,也粗犷了几分。
皇帝乍一见到柳彦的时候,都没认出来,“柳爱卿?”
“臣柳彦,参见皇上。”
柳彦拱手行礼,一如从前。
皇帝见他身姿板正,连行礼的姿势都比旁人风雅几分,这才确认就这是柳探花。
“柳爱卿风尘仆仆,一路辛苦。此次大兴和北离联姻能顺利进行,柳爱卿居功甚伟。”
皇帝说着,顺势提起了孙良骥死于北离乱军之手的事,说北离这次内乱来的突然,问他在北离还遇到了什么事。
柳彦说:“臣不敢居功,如今两国太平全都仰仗公主救了北离的十七王子,十七王子继任大单于,自然对我大兴更加友好。”
他跟皇帝说了很多北离内乱的事,甚至讲了孙良骥之死。
孙将军在公主和王妃失踪之后,没能按时拿到解药,在毒发之时死于乱军之手。
柳彦和霍峥不想让公主知道这件事,担心她觉得孙良骥是因她而死。
其实从大局上来说,孙良骥死在北离,远比他活着回到大兴对他们更有利。
一个不能跟他们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异心之人,若是活着回到大兴,将长安王夫妇出现在北离的事禀报皇帝,那不管北离那边如何替长安王夫妇遮掩也是无用功。
如今孙良骥死在了北离,柳彦这个送亲使带着一众已经收服的同行士兵回到京城,不管皇帝如何问话,他们的回答都已经统一答案。
就像现在,皇帝收到暗报,说有传闻说长安王夫妇出现在北离境内,但没有证据。
皇帝只能暗示柳彦说出他在北离遇到的人和事。
柳彦明知道皇帝想听什么,但他一本正经说北离内乱,三大部族,新任大单于和公主如何如何友好相处。
他本就文采出众,说些北离那些事来简直出口成章,皇帝听了半天没听到自己想听,不得不出声打断:“柳爱卿。”
柳彦抬眸,眸色清正看向皇帝,“是臣说的还不够详尽?那臣回去写成书册再呈于皇上御览。”
“柳彦。”皇帝直接喊了柳探花的全名,“你当真不知道朕问的是什么?”
柳探花正色道:“能让皇帝亲自过问的,自然是两国邦交,万千百姓的将来。”
皇帝噎了一下。
柳探花这话说的,倒让他这个一心只想知道霍峥是不是阳奉阴违去了北离的皇帝有些汗颜了。
“朕最关心的自然是两国邦交和万千百姓的将来。”皇帝立刻为自己找补,然而下一句,又问柳彦,“但朕收到暗报,说长安王夫妇率众暗中潜入北离境内,险些挑起两国纷争,你当时就在北离,这事究竟如何,你如实禀来。”
柳彦说:“长安王夫妇出现在北离这事确有传闻。”
“哦。”皇帝追问道:“那你在北离见到了长安王?”
“见到了……”柳彦停顿了一下,“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