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又一个提名(一万字更新!)
陆严河给陈碧舸想到的电影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叫《大红灯笼高高挂》。
在原时空,这部电影战绩斐然,拿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银狮奖和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女主角巩俐也拿下了百花奖的最佳女主角。
陆严河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高一。他本来还以为自己看不进去这部电影,因为距离他的生活很久远,而且,这讲的是一个后宅大院争风吃醋的故事,但没想到一口气直接看完,才知道为什么说有的电影是真好,视角不同,切入点不同,这样一个故事也就不同了。
这是一部故事题材立意本身就奇高的电影,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有一个顶尖的文本做电影的基础,而电影又做了非常高明的改编——那个一直不曾露面的老爷,以及深宅大院里亮起来反而越显得影影绰绰的大红灯笼,是电影才能赋予的视觉立意。
陈碧舸身上那种野性、烂漫和赤诚的感觉,让陆严河莫名觉得跟巩俐很像。陈碧舸现在三十岁出头,跟当初出演《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巩俐年纪相仿。所以,陆严河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了这部电影。
这也是一部陆严河记忆比较深刻、几乎可以从头到尾大致讲出来发生了什么故事的电影。
除了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部,陆严河也觉得很合适,张国荣和梅艳芳演的《胭脂扣》。陆严河看港片不多,《胭脂扣》是其中一個。
“那也不是,电影拍摄都是要备案的,编剧信息那个时候就要曝光的。”陆严河说,“除非我用一个笔名。”
现在的文艺电影,基本上都放在现在背景之下,尤其是农村乡镇地带,大家看多了,看腻了。
陆严河说:“简单来说,就是一对傻帽兄弟在追寻一个美丽女孩的过程中发生的搞笑故事。”
陆严河点头。
陆严河说:“那,碧舸姐,你是真的想演吗?如果你真的想演,我就开始着手写剧本,我其实不太会写剧本,得花很多的时间,一稿一稿地去修改,去磨。”
……
陆严河的粉丝们当然不乐意看到郁江这么攻击他,纷纷去她评论区嘲笑她嫉妒陆严河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陈思琦:“我现在就祈祷着她千万不要偃旗息鼓,最好隔两三个月就来这么一回,给《跳起来》的销售添把火。”
陈碧舸看过的剧本,不说上千,也有数百。不说每一个好剧本都有一个让人一看就眼前一亮的好名字,但大部分时候,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让你一看名字,就会对剧本产生期待。
你要是问一个电影演员考不考虑演电视剧可能还符合点常情。
如今这件事,支持郁江的人也确实不多。
陆严河说:“但是,碧舸姐,这两个故事未必能够卖出好票房啊,毕竟不是太商业的题材。”
陈碧舸说:“你就安心创作吧,要是你最后写出来的剧本不行,我就自己去找编剧来修改。”
李治百在出席一个活动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治百,你考虑过演电影吗?”
“加油。”
周木恺点了点头,说:“我也回寝室,一起走吧。”
——刘家镇的长篇小说经过在《跳起来》的连载,实体书一出版,在小说类畅销榜第一名的位置占据了七周,你嫉妒吗?
但陈思琦一定会认为这是对她的夸奖。
六月,除了去录了一期《城市游记》,以及去参加《十七层》的动作训练,其他时间,陆严河全花在备考上,只希望能够靠一个好成绩。
夏天已经不可阻挡地架起了火炉子,开始准备烘烤人间。
在《十七层》之前,陈碧舸已经许久没有演过电视剧了,所以,在大家心目中,陈碧舸就不会演电视剧了,也不会去给她递剧本。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还挺让陆严河惊讶的。
她愣住了。
这段时间,许多剧集都找了过来,想要敲下她下一部戏的档期。
陈思琦:“又是一个喜剧?”
“我也可以一年演两部,这两个故事……小陆,我跟你说实话,我读完就觉得没有人比我更适合了。”陈碧舸说,“你不就是照着我的形象写的女主角吗?我看得出来!”
陆严河点头说好。
陆严河笑。
周木恺惊异地看了陆严河一眼,说:“你会琢磨这些东西吗?”
“嗯。”陆严河说,“应该想好了故事,只差写出来了。”
而李治百说出这番话以后,那个一直跟陆严河不太对付的女作家郁江又一次冒出来了。
《十七层》也即将开拍。
二是李治百所说的,陆严河要给他们写剧本。
“这不废话,当然会演。”李治百一脸理所当然地说。
这段采访一经发布,就引发了热议。
前者是李治百身上老生常谈的问题,隔三差五就会被揪出来批斗一番,后者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
这个词条放在别人身上,可能还会嘀咕两声“婊里婊气”是不是在内涵自己。
陈碧舸其实也清楚,国内电影市场目前很少有她能演的电影,是因为国内票房市场急速增长,但领衔的基本上都是喜剧、动作、战争和科幻这些类型,这让很多电影公司在布局项目的时候,都会往这些类型上去靠。倒不是她不愿意出演这些类型的电影,而是这些类型的电影,难出她能演的主角。
陈思琦问:“是什么故事?”
“苗月,我觉得我们都需要你的帮助。”另外有个同学马上跟苗月说。
在振华,很多老师都贼有个性,不按常理出牌,不过,陆严河没有想到连计算机课的老师也是这样,他都懵了。
陆严河问:“老周,你为什么会选文学这个专业?它是你的第一志愿吗?”
郁江:厚颜无耻。
陈思琦说:“我们七月的夏日特刊,你别忘了,要给我一篇你的童年回忆。”
“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有发表?”陈思琦问。
周木恺摇头,“没有写过,我读的比较多,想写,但写不出来,没有那个才华。”
但陈碧舸爱演戏,热爱演员这个职业,所以一年还是会让自己拍一到两部戏。
陈碧舸这下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惊诧了,说:“你真是个天才啊。”
记者:“……”
一是李治百接受采访的语气和态度太拽,被一些人抓着说李治百没礼貌,瞧不起记者,颐指气使。
陈思琦:跟您学的呀,师傅教得好,徒弟出师早!
陆严河的身份确实很多,学霸,歌手,演员,偶像艺人,主编……一个才大一的学生,这么能折腾,而且折腾得都有声有色的,不是在瞎搞和逞能。
《跳起来》已经出版的几期销量又迎来了一波增长。
《年轻的日子》第二季开始筹备,准备录制。
刘毕戈和苗月所写的《暮春》剧本反倒进行到差不多的阶段了,开始筹备正式拍摄,他们准备拿到明年上半年拍摄,还专门跟陆严河打了招呼,让陆严河把大二下学期的时间多空出来一点,少选一些课。
陆严河本来也想这么穿来着,被陈梓妍严厉制止。
现在电影很少讲结构,《大红灯笼高高挂》有着非常标准的结构,而《胭脂扣》则有着非常强烈的宿命感和讽刺意味,陈碧舸很难读到这样的剧本,因为没有编剧会再写这样的剧本。她会兴奋,也源于此。如果她能时不时收到一两份这样文学意味、艺术意味浓厚的剧本,她也不会这么惊喜。
陆严河笑着说:“那这一次必须要写了,都布置了作业。”
“什么啊?”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电影,都不是她钟爱的那一类型电影。她也不乐意去给一些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做镶边女主角,除非是相熟的朋友找她帮忙。
“我更想演哪个?我哪个都想演,这两个故事都得给我。”陈碧舸不由分说地说道,“这两个故事改编出来的剧本,都交给我来演!”
陆严河点头,“我不会强求自己一定要去喜欢读经典作品,但我还是希望能够明白——至少从我的理性上明白,为什么一个作品会被很多人喜欢,会成为经典,不然,我的审美永远是局限在我自己的感受上,无论是做《跳起来》,还是做演员,这都要求我要拓宽自己审美的边界。”
至于昨天晚上她跟陆严河说,请陆严河给她量身打造一个剧本,陈碧舸也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她也清楚,给她量身打造一个剧本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她认识的编剧不少,电影公司老板更不少,她不是收不到剧本,是对收到的剧本不满意。
“我跟你不一样,在高三之前,我其实顶多看点比较通俗易懂的小说,经典文学也就只是看过世界名著那个系列。”陆严河解释,“对于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这些,我很不了解,我当时高三的时候反而对历史很感兴趣。”
“尽管你拿奖的希望仍然不是很大,可这毕竟是国内的电视剧三大奖,你必须要出席,展示你的诚意。”陈梓妍说,“你第一次演戏就给你提名,这既是他们看好你,鼓励你,也是相信你未来会发展得更好。”
陆严河说:“碧舸姐,你读完了?以前有过相关的想法,具体的故事是昨天晚上见了你以后写的。”
——当初唱衰《跳起来》的是你,现在《跳起来》越做越好,销量也越来越高,你不觉得打脸吗?
陆严河没想到陈碧舸竟然这么夸张,“碧舸姐,你一年才演一部电影。”
“啊——”陈碧舸躺在床上,懒洋洋地又打了一个哈欠,露出来的肌肤白皙细腻,莹润如奶糕。
确实,就像陈梓妍所说的,这首歌真的很好,因为足够好,所以不能随随便便就发了。
李治百:“这不废话,有没有我想演的电影剧本找我,来找我演的电影剧本是不是我想演的,总要双方都乐意,这跟我考虑不考虑有什么关系,哪个演员难道还会画一条线说自己绝对不演电影?”
“那就交给你了。”陈碧舸说,“我明年一年的档期都给你留出来,严河,我已经很久没有演一个让我有表演欲望的电影了,我从你给我的这两个故事里感受到了,我们一起加油。”
陈碧舸难以置信地打开了陆严河给她发来的这个文档。
陈思琦:“你有没有考虑过写成小说,刊登在《跳起来》上?”
陈思琦:“这是你什么时候写的?”
陆严河犹豫了片刻,决定先不考虑这些问题,而是把故事先写出来。
陈碧舸懒洋洋地睡醒,打了个哈欠,又在床上翻了个身。
陈思琦也上了个热搜,词条是#跟陈思琦学习如何婊里婊气地骂人#。
陈思琦说:“如果不是李治百说了,是不是等电影上映了才知道你是编剧?”
陆严河:“……噢。”
现在陆严河的身份和消息已经够多的了,不想再给他增加麻烦。
只不过这两部电影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年代感都比较久远,放在当时年代获得成功的电影,换了一个时空,故事当然经典,却未必能获得大范围的共鸣。
“嗯?”
李治百听到记者这个问题,很无语,反问:“这难道是我考不考虑、由我来决定的事情吗?”
这两个名字无疑都是这样。
陆严河说:“寝室。”
郁江气得七窍生烟。
“那票房也不会差,你写的又不是那种故弄玄虚、不知头尾的故事,你这两个故事,高级。”陈碧舸最后用了高级两个字来形容,“一个是最后被这高高挂的大红灯笼吞噬,一个是发现自己苦等多年最终只是在等一个负心汉,你这两个结尾,都太神了,我看到最后,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种十年前、二十年前才能读得到的剧本的质感。”
“可能就是平时不太表现得出来。”陆严河说,“而且,我还给陈碧舸写了两个故事,她也看中了,我也准备给写成剧本。”
被陈梓妍这么一阻止,陆严河也没办法,只好放弃穿拖鞋的想法。
“也不是文学院的就会写小说啊。”旁边有同学抱怨。
贺函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女主角,都准备放弃《宁小姐》了。
结果,郁江这一说,陈思琦忽然冒泡了,转发郁江的这条动态,说:“感谢《跳起来》的头号黑粉郁江老师也在读我们的《跳起来》,看来我们的杂志内容真的很好看啊,大家快来阅读!《跳起来》可是一本连黑粉都在读的杂志!”
的确,电影的风格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跟着在变化的。
“陆……陆严河吗?”记者震惊地问。
以前陆严河几乎没有机会去跟别人聊起这方面。这一次在回寝室的路上,突然跟周木恺聊起来,还挺意外的。但必须要承认,能够跟人聊起这方面的事情,其实还挺畅快的。
陆严河刚到寝室,陈碧舸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不过,大家虽然抱怨了一番,也最终还是接受了。
陈思琦:“那歌词发到《跳起来》上可以吗?”
“如果已经招满了就算了。”周木恺又马上说。
她拿起手机,看了看,未读消息不少。
“嗯。”周木恺点头,“其实也不光是文学,历史和哲学我也很喜欢,因为从小到大都习惯了读书,高考之后,我就直接选择了文学这个专业。”
陆严河就给陈思琦发了过去。
记者问:“陆严河他会写剧本?”
陈思琦:“你先发给我看看。”
陆严河看出来了,等了一下,周木恺也还是什么都没有说,似乎仍然是在犹豫。
只是,最近这两年,也不知道是她变得挑剔了,还是确实市场变了,能够让她心动的好剧本几乎看不见了。
“啊?”
“那陆严河的剧本写出来以后,你和颜良会演吗?”
陈碧舸说:“我演,小陆,只要你把剧本写出来,其他的你都不用操心,资金、拍摄团队、发行……这些我都会找人去弄好。”
李治百觉得记者这个问题问得也太没水平了。
陆严河想了想,直接开口,问:“咋了?怎么欲言又止的?有什么还不能直接跟我说?”
陆严河的路人缘好,也全靠他平时的积累。
“只能随便写一些,应付一下了。”周木恺说。
记者:“……”
有人是这么说的:“早就不爽这个郁江了,可是又苦于嘴笨,她胡搅蛮缠的功夫一流,我还以为除非比她更无耻,更胡搅蛮缠才能打败她,今天陈思琦让我见证了什么叫做以婊治贱,太强了,以后陈思琦就是我的偶像,我希望陈思琦能够开一个语言艺术班,我愿意花钱学习这门语言艺术!”
李治百说:“那在《跳起来》出来之前,难道你见过陆严河办杂志?”
陆严河哭笑不得,说:“这可真是……”
陈思琦惊讶不已:“你这么牛吗?”
陆严河听他们吐槽,收拾书包,准备回寝室。
——虽然不知道小陆准备写剧本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还是那句话,当有一个年轻人准备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以鼓励为主,只能看出来你这个“老前辈”心胸比较狭隘。
“我——”周木恺显然为自己要说的话感到尴尬,“我是想要请伱帮个忙。”
郁江还在嘴硬,说:“难道我说错了吗?哪个大一的学生就开始写剧本的?我说的可不是练习作品,而是正儿八经的作品。陆严河他演戏有天赋,不代表文字上有天赋。他要是真的这么会写,为什么不在自己的杂志上发表他创作的作品?我可只在《跳起来》上看到他写自己的事情,从来没有任何的虚构类创作,电影剧本可不是回忆录。”
不同时代的电影会有着不同的风格,包括剧本也是这样,这是会被时代影响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