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兀纳摇头苦笑:“不过是书生空谈罢了,堡寨也好,变法也好,哪有那么容易办成的,一旦我大辽在边境大肆修建堡寨,宋军立马就会受到刺激,他们实力强大,开战是不需要理由的。”
萧奉先眸光闪动:“听说赵郡王被大宋官家封了亲王,但却卸了兵权,大宋官家明升暗降,分明是对殿下生了猜忌,你我如何处之?”
萧兀纳眼睛眯了起来:“萧副使似乎有别的意思?”
萧奉先急忙打了个哈哈,道:“不敢不敢,只是随口议论一下,毕竟我们只对殿下效忠,他的前程命运与我们休戚相关呀。”
萧兀纳淡淡地道:“赵孝骞此人,不可小觑,就算大宋官家对他生了猜忌,他也有能力安然度过这一劫,我听说这次是赵孝骞主动卸下兵权回京的……”
萧奉先不解地道:“那又如何?”
萧兀纳低声道:“还有一件事莫非你没注意?大宋官家病危……”
萧奉先点头:“我早注意到了,听说大宋官家无子,皇位注定只能由兄弟继承,官家病危,赵孝骞主动回京,这……”
说着说着,萧奉先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表情露出极度的震惊,讷讷道:“莫非,莫非殿下他……”
萧兀纳点点头,沉声道:“这也是我的猜测,不一定准,但事情凑到一块儿未免太巧了,朝堂事,生死事,根本不存在巧合,这个关键时刻,赵孝骞突然回京,目的恐怕不是那么单纯……”
萧奉先仍处于震惊之中,失神地道:“若此事可成,大宋未来的官家莫非就是……”
萧兀纳道:“这些年我与赵孝骞虽未见面,但也算间接打过交道,此人虽年轻,但却老谋深算,轻易不会出手,一旦出手则必中,大宋官家病危,赵孝骞必然是有了某种把握,才会主动回京的。”
萧奉先乐了:“事若成,宋辽两国可就热闹了,据我所知,赵孝骞殿下对一统天下可是有着很深的执念的,他若登基即位,大辽灭亡只是迟早的事。”
萧兀纳淡淡地道:“更何况咱们大辽的这位陛下还自己作死,又是建堡寨,又是变法,照他的法子,大辽只会灭亡得更快。”
萧奉先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道:“若大宋一统天下已成大势,咱们必须做点什么,将来也好凭功劳在大宋谋个前程,萧使相以为呢?”
萧兀纳含笑点头:“没错,既然灭亡已不可阻挡,不如果断弃船逃生,换到另一艘船上去,想要在另一艘船上吃香喝辣的,咱们必须做点什么。”
压低了声音,萧兀纳道:“你我如今深受陛下器重,大辽又即将开始变法,不如趁此机会,打着变法易事的旗号,向陛下举荐人才,把那些贪官和名声官声不好的人提拔上来。”
“大辽既然烂了,那就让它烂得更彻底。不仅如此,咱们还要以变法的名义,向天下百姓加征赋税,清除守旧官员,拦截克扣将士的钱粮等等……”
萧奉先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老货,够歹毒啊!
你特么真把灭亡辽国当成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了?
转念一想,萧奉先又有些着急,对大宋来说,这可都是功劳呀,这些功劳将来在大宋能换前程的。
前程让萧兀纳一人独享了,他萧奉先怎么办?将来赵孝骞论功行赏,萧兀纳在大宋当了大官儿,自己却因为未立寸功而被晾在一边,不仅自己,全家和子孙后代全完了。
“我与陛下更亲近,这些事便不劳萧使相亲自动手,我来办,我来办!”萧奉先殷勤地笑道。
萧兀纳皱眉,眼中露出不悦之色,八字还没一撇呢,这就打算抢功了?吃相未免太难看了。
毕竟大家是同一个战壕的辽奸,萧兀纳不好与他翻脸,只是淡淡地道:“谁来做事都是一样,重要的是,咱们做这些事之前,必须向大宋汴京的赵孝骞送去密信,让他知道辽国的灭亡是我们的功劳。”
“没错没错,先表功,再做事,还是萧使相思虑周全。”
…………
辽国风雨飘摇,大宋汴京却波诡云谲,暗流涌动。
赵煦这次昏迷,情况很严重。
一天一夜过去,太医还是没能救醒他,随着赵煦昏迷的时间越来越久,延福宫内也变得紧张起来。
太医们的脸色愈发惨白,福宁殿数十名太医进进出出。
大家都是同行,这一天一夜里,太医们不记得多少次会诊,多少次修改调整药方。
可汤药灌进赵煦的嘴里,他仍一动不动,只有微弱的呼吸证明他还活着。
延福宫的宫禁愈发森严,向太后与政事堂枢密院诸多重臣商议后,决定以朝廷的名义抽调汴京上三军精锐入驻禁宫,与诸班直互相监督,严守宫城防御。
这一次,赵孝骞也渐渐察觉出情况不对,赵煦的大限恐怕就在这次了。
于是赵孝骞不敢回王府,索性住在枢密院旁的偏殿内,时刻等着延福宫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