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他喵会傻到不用半自动或者全自动步枪,跑去使用栓动步枪呢?
这不是没苦硬吃吗?
就算是马克沁这种重火力,红军也同样不屑一顾。
毕竟就算现在的红军二线部队,使用的也是53式重机枪。
像合成旅这种主力部队,则是使用的89式重机枪。
而89式重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轻便,有着那方世界最轻重机枪称号。
89式重机枪
仅仅一个人就能扛着漫山遍野的跑。
所以现在的红军指战员,压根就看不上需要四个人扛的马克沁。
还不如4个人一人一挺89式来得实在。
67式木柄手榴弹对于红军来讲,目前同样上亿枚的存储量。
送对方100万颗,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至于说60迫击炮以及82迫击炮,大部分都是红军自己手里退下来的。
如今陕北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兵工厂,加上苏文带过去的高精尖生产设备,以及高质量的钢材。
现在的陕北兵工厂,已经能自给自足两款迫击炮以及107火箭炮。
日产量随便也能突破上百门,远超民国时期任何兵工厂。
而像54式122毫米榴弹炮这种真正意义上的重型火力,得益于苏文的大量运输。
苏文几乎掏空了5大战区所有的库存货,加一起差不多有800多门。
但是这款榴弹炮。对于目前的红军来说实在是有些鸡肋。
首先是射程不足,仅仅十二三公里,根本无法满足目前红军所需要的远距离打击能力。
其次就是太过笨重,如果仅仅是十二三公里的射程,完全可以用120重型迫击炮山猫战车代替。
最后则是如今的陕北兵工厂,在得到122毫米榴弹炮以及152毫米加榴炮的制造工艺之后,已经能够自己生产这两款火炮。
要是开足马力的话,每个月至少能生产50门122毫米榴弹炮,以及30门152毫米加榴炮。
只不过15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武器,射程太远,威力太大,红军自然不会随便送。
而122毫米的榴弹炮,对于目前拥有炮兵侦查雷达的红军来讲,根本没任何威胁,如此便不用担心对方背刺。
所以上级讨论之后,才会想到把多余的库存,‘大大方方’的送给愿意亲近红军的地方军阀势力。
还有那50台四不像农用车,既然送了重型火炮,
那么送一些用不上的二手四不像,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红军的后勤运输,基本上都是依靠军卡,或者说山猫战车。
极端情况下还会采取空投的方式运输物资,所以现在压根就看不上四不像那点运力。
更何况四不像的确不太耐用,公里数多了之后便小毛病不断。
这同样是红军选择放弃四不像,作为主要运输工具的重要因素。
范宪则是早在看到200挺马克沁重机枪时,双手便止不住的颤抖起来。
要知道这玩意儿在各大军阀里边,可是妥妥的重火力啊!
200挺马克沁是什么概念,韩系军阀主力部队加一起都凑不齐200挺。
而范宪自己的部队,也凑不齐10挺马克沁。
更别提后面的60迫击炮,以及82迫击炮这种主力炮兵装备,他的部队甚至连一个连也凑不齐。
当看到清单上的122毫米口径榴弹炮时,范宪还以为是自己岁数大了,老眼昏花。
使劲揉了揉眼睛才确认清楚,物资清单上边确实写得清清楚楚,就是122毫米榴弹炮24门。
范宪盯着清单,看了又看,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还是红军吗?这简直比亲爹对他还好,连榴弹炮都送。
红军这是想干嘛,是想招安自己吗?
难道说自己现在的地位,在红军首长眼中,这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