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拱手道:“还请两位先生替在下写一封奏疏,本王要上陈朝廷,替天下藩王发声!”
文徵明和祝枝山早就想让自己的才华得到朝廷的重视,当即答应了宁王的话。
“王爷。”
宁王府的一名管事抵达,躬身道:“寿王和益王求见。”
“嗯?”
“快请。”
两位藩王进入宁王府,立刻大声道:“宁王兄,欺人太甚,朝廷欺人太甚啊!”
宁王微微压了压手,道:“两位王弟不要气愤,本王已让府邸的幕僚写奏本,不日本王就会代表天下藩王传递给朝廷。”
“势必要向朝廷要一个说法的。”
寿王道:“宁王兄,你说会不会是上次我们的做法引起朝廷不满,这是故意报复我们呢?”
“如果真是如此,天下藩王岂不都要仇恨于我们?”
宁王安慰道:“九弟不要胡思乱想,朝廷还不会因为些许小事,开罪天下藩王,此举明显就是早就谋划好的。”
虽然表面这么安慰,但宁王不得不怀疑和这件事有关系。
而且天下藩王肯定也会对寿王和益王颇有微词,当初他们因为寿益二王躲在后面去讨要盐引的时候,对寿益二王歌功颂德,现在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后,又怎可能不背后骂这两位王爷?
不过没用。
他们总不能来江西将两位王爷给杀了。
再说了,调整藩王俸禄是国策,和寿益二王也没多少关系,他们最大的仇视应该还是朝廷。
这样也好,天下藩王若是对朝廷不满的味道加重,宁王就可以暗中布局,当初太宗能靖难拿下江山,情况和现在又何其相似?
“宁王兄,若是朝廷不知悔改,又当如何?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封国策尘埃落定吗?”
“真要如此,我们的后代怎么办?咱们活了大半辈子,不就是给后代争一份家产吗?”
“若是这点权利都没有了,那我们还怎么忠心朝廷呢?”
益王开口道。
宁王淡淡乜他一眼,知道益王是在试探自己,益王作为弘治帝的第六子,早就看不上弘治的软弱,只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
“六弟,不要胡扯八道!”
“还没到那一步。”宁王又补充了一句,益王微微一愣,心道宁王兄果然有野心啊!
“若朝廷真不收回政策,那就想办法去一趟北平,咱们一起过去,总要讨个说法!”
寿王摇摇头道:“藩王不得入京,咱们这么做不是违背祖训了吗?”
宁王道:“朝廷又何尝不在违背祖训呢?他们还将祖宗当一回事吗?”
“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背祖宗成法,这事儿还少吗?”
“两位王弟,你们也早点回封地,最好也能上奏一封奏疏,说要回去祭奠先皇,试探试探朝廷的态度,同时也给一众藩王暗示。”
益王不解道:“去了北平又当如何?”
宁王道:“御前讲理!”
听着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益王只能道:“那就试试!”
这趟水,最好越浑越好,最好能将朝廷所有注意力都转移。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