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商贾和藩王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寻常时看不出危害,可一旦爆发危机后,才能看出来对朝廷的影响究竟多大。
经过永乐削藩后,虽然各地藩王失去了军事、人事、财政大权,但他们的身份地位在那摆着呢。
千百年来都守着一个地方,产生的利益网大到不可估量,这次他们只是稍稍动了一点手段,就让大明的农业和商业同时崩溃,不得不说这些藩王在现在依旧对大明有巨大的影响力。
朱厚炜现在才知道,这些看似没有任何权力的藩王,究竟能搅动多大的浑水,本来以为这次改革完美无缺,但他忽略了宗藩的能量。
他们虽然在军事、人事、财政上没有多少权力,但凭着他们在地方的人际关系网,瞬间可以瓦解地方的经济,这丝毫不夸张!
“都有哪些藩王参与了这件事?”朱厚炜忽然开口询问杨廷和。
杨廷和道:“除了兴王朱祐杬,几乎所有宗藩全部参与了。”
湖广是粮食大省,只要湖广不乱,大明的粮食基础就不会乱。
朱厚炜沉思片刻,问杨廷和道:“可不可以将一部分流民转移去湖广,湖广土地多,让兴王接手一部分流民。”
杨廷和摇头道:“殿下,兴王只是没随着诸王一起制造混乱,并不代表他不会这么做。”
朱厚炜笃定道:“他不会,他要这么做早就做了。”
“嗯?”
杨廷和微微愣了一下,惊愕的道:“兴王这是什么意思?”
朱厚炜道:“对朝廷示好。”
“因为他知道这条国策是一定会推行下去,反抗也没用,与其如此,倒不如倒戈朝廷,争取一份好处。”
杨廷和面色凝重起来,能有这份心思,足以看出兴王城府很深。
“他这是变相对朝廷讨要好处?”
朱厚炜点头道:“是!”
“所以迁徙流民的同时,也得给兴王一份好处,这种默契对方不说,我们要知道。”
朱厚照反问道:“湖广也接收不了那么多流民啊?”
“一部分就足够了,只要湖广打开一道口子就行,其他藩王未必不会效仿。”
“这些藩王绝不会同一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朱厚照微微颔首,又问道:“我们该给兴王叔什么好处?”
“赐地。”
杨廷和蹙眉道:“赏赐土地?若是其他藩王效仿,难道都要赏赐土地么?大明哪里还有这么多土地能赏?”
朱厚炜微笑道:“恩威并施,恩给了,威必定也要下发,过段时间在处理一两名藩王,如此双管齐下,此局可破。”
杨廷和依旧有些不敢确定,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于是道:“微臣这就回去办差!”
朱厚照叮嘱道:“杨老师,夜深了,明早再说吧,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国家还需要你撑着。”
“多谢太子殿下,微臣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