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九零后、零零后可能都没见过这玩意,在光盘、U盘出现之前数据存储、交换都是靠它来完成的,原理和磁带有些相似,都是聚酯薄膜上涂一层磁性材料,再依靠磁头读写数据。
1967年IBM就推出了首张软盘,能够储存80KB的内容但直径高达32英寸,比一般的电脑显示器还大。
1976年IBM采用了5.25英寸的软盘,单个售价390美元。83年索尼推出了3.5英寸、容量为1.44MB的软盘,自此成为行业标准。
再往后就随着光盘、U盘等兴起,软盘就逐渐没落了。
不过搞笑的是有不少政府、公司极端守旧,比如说日本政府2024年才宣布淘汰软盘,而波音747直到2020年还是利用软盘来更新导航数据。
再说个冷知识,电脑的硬盘第一个是C盘,是因为A、B两个盘默认是留给软盘的。
宋远同样是看上了软盘、软驱的庞大市场,最初每个软驱带上几张软盘能卖到三四百美元,而巅峰时全球有50亿张软盘在使用。
这也是数十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宋远是打定主意要分上一大块下来。
安排了软驱和软盘之后,黄家营又找上来:“宋总,您什么时候去美国?”
宋远微微一怔:“去美国干什么?”
“不是您说的要去美国见RCA的人吗?”黄家营惊讶的问道。
宋远想了想说道:“先不去!”
“啊?我还以为您打算把咱们的电视机专利也卖给他们呢!”黄家营有些疑惑。
“卖肯定要卖,但不是现在!”
宋远便给他解释起来:“RCA现在如日中天,傲慢的很!等索尼把新一代彩色电视机推向市场以后,RCA知道厉害了咱们再上门!”
“现在主动上门,他们扔个三瓜俩枣就想打发我们了!”
黄家营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宋远还有一个心思,RCA这些年正和IBM死磕,64年IBM刚发布了360系列机,RCA就发布了更先进的SPECTA/70系列机,性能和价格都优于IBM。
不过这已经是RCA的巅峰了,到了1971年RCA就因为负债过重,不得不以4.9亿美元出售了整个电脑部门。如果有机会的话宋远肯定不会放过,在硅谷崛起之前,美国电脑的圣地就在RCA所在的普林斯顿。
把这事也记到了待办事项里,宋远正在思考后面再干什么,这时秘书送来了一封请帖。
宋远拆开一看有些奇怪,这娘们怎么来港岛了?
原来是德文郡公爵夫人狄波拉悄无声息的来到了港岛,正式给宋远下了请帖请他下午在半岛酒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