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翡翠在明朝的时候基本上没人在意,和传统的和田玉相比就不是一个档次。
但后来翡翠流行起来能与和田玉比肩离不开三个人的功劳。第一个是乾隆皇帝,他爱玩、爱珠宝玉石,正是从他开始翡翠作为珠宝玉石在清廷中流行起来。第二个就是慈禧了,她喜欢翡翠那是出了名的。偏偏慈禧挂了以后又接上了宋美龄。
至此翡翠的地位算是牢固了,成为著名的玉石品种,甚至能压和田玉一头。
当然,到了后世这两种玉石都和普通人没什么关系,连俄罗斯的、青海的也叫和田玉;翡翠更是乱的一批,也许你花钱买来的就是一个玻璃或者塑料玩意,要不就是经过染色、注胶、漂洗的东西。
言归正传,听到杨一刀的话,胡主任惊呼出声“什么?就这一点就要5万大洋?”
“不敢欺瞒各位首长!这块翡翠色正水头好,确实在民国时能值5万大洋!”杨一刀战战兢兢地说道。
“现在呢?”胡主任的眼神中贪婪的神色都掩盖不住。
“国内的话,能值500块人民币?”杨一刀有些犹豫的说道,他好久没接触市场行情了,只能估摸着猜。
胡主任一阵泄气,500块钱算个屁!
宋远和鲁大校都把他的眼神看在眼中,心里微微摇头。
“辛苦杨师傅了,还要劳烦杨师傅和各位师傅继续把这些翡翠都解出来!”宋远没搭理这个胡主任,和颜悦色的对杨一刀说道。
“不辛苦!”杨一刀放下翡翠老老实实地干活去了。
“宋大校,这块翡翠如果您拿到东南亚去卖,能卖多少钱?”杨一刀一走胡主任就一脸热切的凑过来。
“我也不知道啊,这翡翠只有咱们华人认,但这么多年过去到底这些海外华人能不能认,我也要拿上一些过去试试才知道!”宋远平静的说道。
胡主任顿时无语,熄了把省里的翡翠扣下自己卖的心思。宋大校这么年轻就能当上大校肯定背景深厚,连他都不确定的东西自己还是别瞎折腾了。
宋远懒得和这种货色多废话,干脆起身去看这七八个老师傅解石。
这些老师傅也不愧是解放前就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个都身怀绝技。在宋远看来差不多的石头,他们就能通过表皮的特征推算出里面翡翠的范围、颜色,往往十次有七八次都能说准。
即便是说不准,相差也不会太大!
而缅甸那边这次送来的毛料质量很高,估计也是挑拣过了,很少有切垮的废料。几十块毛料切出来只有三五块切垮,剩下的里面多少都有货。
一直忙活到晚上,这几十块都切完,宋远面前的桌子都已经摆不下了。
看着这些灯光下流光溢彩的翡翠,宋远倒没什么太大的表情,这些东西拿到港岛也是换钱的命,没啥太大价值。
可那些老师傅们的表情一个比一个迷醉,有的更是小声嘀咕着不枉此生!
把翡翠收起来吃个饭,第二天宋远他们就往昆明赶去,胡主任还指望着宋远能收了他们搞来的翡翠换成外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