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美1625(一贱下天山)_第427章 步兵战术的颠覆(2 / 2)_风起北美1625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427章 步兵战术的颠覆(2 / 2)

“是呀,这枚弹丸略小于枪管口径的设计,在装填过程中就不再需要士兵用锤子把弹丸敲进去了。”郑立辉笑着说道:“嗯,这些弹丸也可以按照现有纸质定装弹那般进行生产组装,装填效率或许还可以稍稍提高一点。”

“好的,郑部长,我们新华军工会按照你的指示,也将这款枪弹进行定装化。”魏应坤连忙点头应道。

“呃……”那名上尉军官犹豫了一下,看向郑立辉。

“有什么就说什么,身为军人要干脆爽利一点。”郑立辉不满的说道:“我们今天过来,就是验证这款火枪是否可行,未来是否要列装部队。”

“有问题,就赶紧说出来,人家能直接给你答案的,自是不会藏着掖着。要是一时解决不了的,那就下去重新进行设计和优化。”

“是,郑部长!”那名上尉军官向他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头看向魏应坤。

“请问魏总工,这款火枪的穿透力如何?”

“经过测试,这款火枪可以在15米的距离内,连续击穿两块厚度为15毫米的松木板,而且两块木板间隔50厘米。”魏应坤回答道:“即使在一百米距离的地方,也可以轻松穿透15毫米厚的木板。”

“那铁板呢?”那名上尉追问道。

“铁板?”魏应坤顿了一下,笑着说道:“这位长官应该问的是击穿盔甲的效果吧。”

“没错。”

“我们针对铁甲的防护也做过测试,在一百米内,可穿透4毫米厚度的轻型胸甲。”

“若是重型铠甲呢?”那名上尉看了一眼自己的长官,继续发问:“比如,清军巴牙喇那种,他们一般会身披三层铠甲,锁子甲、棉甲、铁札甲复合套在身上,这款火枪可能破其甲胄?”

“我这里没有清军巴牙喇铠甲厚度的数据,但我认为,这款火枪拥有更高的动能,在百米内,理论上应该可以穿透他们的三层甲胄,尤其是外层铁甲较薄的部分,如胫甲、臂甲及面甲等。”

“若是两百到三百米的中远距离呢?”

“应该还能造成一定的致命伤害。”魏应坤想了想,给出了一个不太确定的回答:“呃,即使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动能稍有衰减,可能会被中层棉甲或里层的锁甲缓冲,但巨大的冲击力,也会对清军巴牙喇形成较为严重的伤害。”

“我们需要现场验证一下。”

“当然可以。”魏应坤挥了挥手,示意一名枪械工程师去准备道具。

片刻,三十米外就立起了一块厚度约20毫米的松木板。

那名上尉军官举枪便射,木板应声而穿,木板上留下一个清晰的弹孔。

“这要是打在人身上的话……”

“若是没卡在骨头上的话,应该会直接穿透!”魏应坤低声说道:“要不要再试试更远距离的穿透力?”

“试一试!”那名上尉军官点头应道:“最好再找几块骑兵的胸甲来试试。”

“其实吧,就算这款火枪的破甲能力稍弱一点,也是无妨的。”郑立辉任由几个属下继续测试,他将魏应坤召到近前,温和地说道:“大不了,将人放近点再打,作为军人要有无畏的牺牲精神,哪能一味回避短兵交战呢?”

“郑部长说得是。”魏应坤点头附和道:“再说了,敌军之中身披重甲的士兵毕竟只是少数,在我军各型火炮的轰击下,也未必能如愿欺近阵前。而且,重甲步兵的行动极其迟缓,待他们抵近冲阵时,施以密集火力攒射,总会将其击杀在跟前。”

“这款火枪的造价是多少?”

“根据我们试制的这三支火枪测算,每支造价在……30-35块银元。”魏应坤脸色微赧地说道:“呃,这个造价确实有些高了点,是目前军队制式火枪的四到五倍之多。”

“不过,若是工厂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再对相关工艺进行一番改进,这款火枪的造价成本应该会压缩一半左右。”

说到最后,他希冀地看着郑立辉:“那个……,郑部长,你们军方什么时候能确定采购?”

“呵呵,我们今日只是验了验枪,哪能立时就做出决定?”郑立辉轻笑几声,然后将目光又转移到试验台上的火枪,“你方才只是说了这款枪械的诸多性能和优点,那么你再给我说说,它有哪些缺点,或者不足之处?”

“呃……”魏应坤迟疑了一下,然后低声说道:“要说这款枪械的不足之处呢,还是有几个。从弹药角度来看,这种锥形弹丸底部填充的软木材料容易受环境影响,在潮湿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受潮现象,影响射击性能。”

“从枪械本身来看,由于仍然是采用的前装式设计,在俯卧或紧急情况下,装填弹药的动作受限,操作不便。”

“还有一点,便是火枪的通病了,在长时间连续射击后,枪管容易出现发热、积垢等问题,会降低射击精度,甚至可能导致枪械故障。”

“那可靠性呢?”郑立辉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些许瑕疵,倒也能接受。

“目前而言,基本上在连续射击20-30发弹丸后,不会出现……,呃,不会发生太大的故障。”

“还能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吗?”郑立辉问道:“我们希望士兵所装备的每一支火枪在战斗中尽可能不会发生故障,要不然,这会让许多士兵无谓的牺牲。”

“嗯……”魏应坤郑重地点了点头,“我们新华军工接下来会继续对该款火枪进行优化和改善,并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更为优秀,也更为可靠的火枪。”

“很好!”郑立辉说道:“我代表陆军部,可以向你们新华军工承诺,只要这款枪械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我们一定会下达采购计划。”

“嗯,第一批数量不少于三千支,若是在实战过程中经过充分证明其卓越性能后,我们未来十到十五年里就将以该型号火枪为我新华陆军制式装备。”

——

“郑部长,我们未来一年里真的要装备那种新型火枪吗?”在返回陆军部的途中,上尉轻声问道。

“你们觉得这种新型火枪各方面性能如何?”郑立辉反问道。

“全面领先现我陆军目前使用的35-A型火枪。”

“那你们觉得,我新华陆军若是装备了这种新型火枪,对西班牙人,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军队具有压倒性优势吗?”

“可能会吧。”

“呵呵……”郑立辉笑了笑,“我可以大胆的预言,我们新华陆军装备了这种新型火枪,将极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线列步兵战术(实际上,米涅步枪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排队枪毙战术)。”

“嗯?”众人愕然。

“是的,这可能是一种军事上颠覆。就像火枪最终会淘汰弓箭,这种新型线膛火枪或许也将淘汰滑膛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