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无奈叹了口气,害怕晚一步风向会被带偏,赶忙开口说道:“大伙不要着急,先听我把话讲完,这回每家只需要出五块钱就行,其余的全都从养鸡场跟饲料加工厂的利润里出。”
此话一出,村民们的议论声果然渐渐低了下去。
众人心中都默默算着,五块钱其实也不算少,可咬咬牙还是能拿出来的。
何况修路对子孙后代都是有利的,但凡能承受得住,大伙还是愿意干的。
特别是那些因为破路受过伤的人,比方说李志春。
老支书看村民们情绪渐渐稳定,继续说道:“大伙都没什么意见的话,那待会儿就让志春挨家挨户上门收五块钱,咱们修路为的是李家庄的以后,路只要修好了,往后不但大伙出行便利,咱们村发展也会更好。”
李志春闻言冲村民们点头示意,朗声说道:“待会儿就打扰大伙了。”
随后老支书又说了几句,就宣布大会结束,村民们也各回各家。
李志春见众人都离开,马上就想跟着上门。
可他正准备抬腿走,就被李复兴给拦住了:“志春哥,难不成你啥也不带就要上门?”
李志春闻言愣了一下,说道:“复兴,这种事不用带什么东西吧?”
他就是登门收钱罢了,又不是什么其他事,没必要带东西。
李复兴无奈叹了口气,说道:“志春哥,你如果真空手去,能记得住到底哪家给钱哪家没给钱么?村里一百户人家,想来是很难的吧。”
“万一有些村民说过几天给,你咋办?光用脑袋去记么?”
老支书听到这话,不禁点了点头,李复兴想的就是全面。
“志春,你就听复兴的吧。”
李志春听过及李复兴的话后,明白是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立马回去拿了纸笔,还有个小包,专门用来放钱的。
准备妥当后,李志春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收钱工作。
每拜访一户人家,他都客气地跟人家寒暄,大部分村民也配合,都拿出五块钱来帮助修路。
李志春则把钱收起来,就将给钱村民的名字记在纸上,这样谁交谁没交,就一目了然了。
很快,他到了李有贵家中。
正在捯饬工具的李有贵大爷一看是李志春来了,赶忙放下手里的活,笑着说道:“我说志春啊,这路真能修成吗?”
李志春笑着说道:“那当然了五大爷,您把心放肚子里就行,咱们大伙同心协力,保准能修成,往后路修好了,您出去卖点东西也便利。”
李有贵听到这话,不禁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五块钱来,交给李志春:“行,志春,我相信你们,咱们村那些路,的确要修一下了。”
李志春把钱拿过来,将李有贵的名字记在纸上,说道:“好嘞,五大爷,您给村里做的贡献,大伙都会记得。”
接着他又去了六婶家里,六婶正在忙着浇自留地的菜。
寒暄几句后,六婶说道:“志春,我们家近来不太宽裕,这钱过几天给你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