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你还不知道吗?”
对方疑惑,“知道什么?”她应当知道些什么?
“就是……”那妇人凑过去,小声说道:“我也是听我良人说的,他则是听他娘家阿姊的良人的季父的女郎的夫婿家一个替陛下当差的亲戚说的,说是应当用不了多久,陛下便会推出一种叫蜂窝煤的煤,说是用着要比我们平日里买的这些个煤块用的更久呢,而且用完后处理一下还可混到地里使用呢。”
“说是只要将蜂窝煤放入水中浸泡一日一夜,去除里头不好的成分和火气,后将其晒干,敲碎成粉末粒状,之后混进土里便好了,说是可以改善……改善那什么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透气性和排水性。”
虽然她不懂为何还有这样的说法,但上面说的,那定是正确的。
“真假的?”
对方瞧着还真有些不信,而且听的有些懵逼。
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煤还能轮到他们黔首用的。
“嗨呀,当然是真的了,我那个良人娘家的阿姊的……哎呀,反正就是真的,他可是在那里做活来着,若非是亲戚,他也不敢说;而且因为数量还少,若晚了犹豫了,可就买不到了。”
后面这句话,妇人说的可小声了。
“反正你且等着看便知道了,而且我家良人家还有一个亲戚也说,再过不了多久,陛下还会给黔首推出一种细白的跟雪花一样的盐呢,说是一点都不苦。”
“你家良人的亲戚咋这么多?”还个个都能探听到一些消息来,她家咋就一个没有呢。
妇人与有荣焉,“他个老好人,同什么人都能处的好呗。”
“哎呀快走吧,这里冷死了。”
她现在只想回到屋子里暖和暖和,如今那被窝,比她良人的怀里都暖和呢。
这样的对话,一样或者不一样的,在各处黔首家中几乎都有发生。
当然,一些个官员家中也同样发生。
不过也并非家家户户都能有钱修一个火炕便是了,但因嬴政想要在四处推广开,价钱定的并不算很贵,大多都能修,而且你若想学着自己搭建,工匠们不能也不会拒绝。
……
果不其然,三日后,大秦各地陆续开始公布了这两个好消息,盐价更是比原本的低了几乎半数,被称为官盐(查不出来具体,查出来的怕不对就不放多少盐价了)。
大秦是允许民间自由开采食盐,官方加以征税,但征税高,价格自然也贵,黔首大多食用不起。
(史记里有记载,秦朝的盐税曾经增长二十倍,人食贵盐,盐商暴富,小民困顿)
如今这一下低了半数,让无数黔首欢呼雀跃,也让盐商傻眼。
一来他们的盐粗糙还带苦味,且还贵;二来他们如今的价格还贵那么多,黔首们除非是傻,才会去买他们的盐而不去买官盐。
可推出官盐之人是陛下,一些个盐商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不过好在大秦出了官盐后,对盐税也有降低不少,是以大多盐商也愿意吃了这个哑巴亏,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考虑找官方进货。
正在想办法找关系呢,毕竟如若能找到这关系和官府合作,那对他们的好处定有不少,且还能拉回这几日的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