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谦安-)_第三百五十五章 圣旨(2 / 2)_大明:我姐是马秀英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三百五十五章 圣旨(2 / 2)

就连他以往那些铁杆拥趸,自称胡相门下的故吏门生。都渐渐的放松警惕,销毁罪证的动作都慢了许多,家中子侄也不再忙着更改姓氏户籍。

谁都没有想到,今日,无比寻常日子,朱元璋会忽然挑起旧事。

下旨戳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

哗啦啦——

哗啦啦——

哗啦啦——

金属甲叶相互摩擦,皇城内班侍卫披坚执锐踏入大殿,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时,按照他们所接到的命令。

环视一圈,找到目标,而后径直走过去。

一共有十余人,都是身居要职,四品以上的朝堂重臣,确为胡惟庸逆党,像是死猪一样被拖下了殿。

这些人的罪证早就送上了朱元璋的御案。

在这京城没有人能瞒得过锦衣卫的耳目探查。

前面朱元璋之所以不立刻动手,把胡惟庸这个该死的逆臣诛杀,抄家灭族,好好的出一口恶气。

只是因为马世龙的建议,在当时就把胡惟庸处理了,对大明而言并没有多少好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马世龙之前挑出来的事太多,弄得朝堂上下官员缺额太大,各个衙门都陷入到人员紧张的境况。

若是之前直接将胡惟庸给收拾了,拔出萝卜带出泥将其党羽全都处置了。

所造成的后果,甚至会使得整个朝堂,连带着十五个行省府县地方,都陷入到政务停摆的危机。

但是到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南北两榜的中榜的士子已经选了出来,好好的给大明朝堂奶了一口血,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朱元璋的胃口,完美填补大明空缺的官位。

但已经足够支撑大明这座庞大的政治军事机器,按照以往正常的运转下去。

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慢慢的补充缺失的零件。

再者说了,有罪的官员又不是立刻就要杀,之前马世龙提出的罪官留任,并交由各衙门吏员及进因为联合监督。

并且吏员还能借此,换取自身以吏变官的机遇。

以前朱元璋对这个法子,并没有多少好感,也不觉得罪官和吏员能起多大用,毕竟狗改不了吃屎。

罪官就应该就地斩首示众,受贿超过一定数量,直接剥皮实草,挂起来威慑所有官员,让他们看看做脏官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可如今尝到了甜头。

罪官豁出命的死命干活,最后却还是难逃一死。

吏员为了上位,不计后果的狗咬狗,从中踊跃出不少可用之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用人紧张的情况。

而所要付出的代价呢?

不过是几个白多过黑,有罪却又无罪,可罚未必要杀的罪官而已。

所以现在,处置胡惟庸震慑朝堂,将新取德才兼备士子,提拔到高位充实各处衙门,掀开废除丞相之制的序章,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昔日同僚被皇城内班侍卫生拖下殿,嘴巴被死死捂住连叫冤的机会都不给。

许多所谓“与光同陈“的官员,忽然都不禁胆寒起来,后背额头冒出冷汗,小心的抬头望向龙椅上的朱元璋。

可是但又不敢真的去看他,抬到一定的高度就立刻停止动作,迅速的重新低下头。

与朝堂文武百官一同山呼陛下圣明!

还有不少人,不知是因为着急撇清关系,还是真的对胡惟庸真的深恶痛绝,当众站出来对着朱元璋恭敬行礼,而后不停的痛斥怒骂胡惟庸。

不忠,不义,不孝,不仁,不礼,不智,不信……所有能想到的词一个都没有落下。

如此有人起了头,便有更多人的从旁起哄,为其摇旗呐喊。

无比生动的演绎出一场墙倒众人摧的经典戏码。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一切,微微扭头看向下首的儿子朱标,示意他现在一定要仔细地看,认真地看。

这是一堂非常重要的为君课,不是所有人都像勋贵那样,只有力气没有脑子的莽夫,什么事都写在脸上。

就比如下面的高声痛斥的胡惟庸的人,其中必有好官肱骨之辈,但肯定也有污秽不堪之徒。

不过其实朱标也不用太过担心这样的事情。

他老子朱元璋最是护犊子,也是最疼大儿子朱标的,传给他的江山社稷,必定要是干干净净,无一点污秽隐患!

【抱歉诸位看官老爷,今天暂时只有一章,早些时候更改朝鲜地名错误,发现这段时间写的章节有些偏移预期,所以需要一点时间更改一下大纲还有思路。】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有什么想法的话,也可以直接和谦桉说的,谦桉会尽己所能满足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