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麦田,一台红色的收割机正在忙碌,夕阳西下,天际都被染成橙色,格外有意境。
这个老色坯的摄影天赋真高,可惜生错了人家,要是在城里,家里有条件,还可以让他学艺术,将来考个电影学院,当个摄影师,那也是贼拉好的工作。
不过,现在短视频兴起,或许他的天赋也有用武之地。
“田小辉,你们村现在收割小麦都是用联合收割机么?”一位城里的同学在群里问道。
“是呀,现在都用联合收割机,手工割麦子那已经20年前的事情了。”田同学骄傲地说道。
“这收割机收一亩地得要多少钱,不是说,现在种地都不挣钱么?既然不挣钱,那为什么不用手割,然后省一笔是一笔呢?”
“卧槽,徐铭洋你还是人么,联合收割机收一亩地,才40块钱,那一亩地要是人工割的话,两个人至少两天,农村人又不是傻子。”刘玉石先开口。
“你们农村人要省时间干嘛,又不用上班,没事做,干点农活不好么?”
“徐同学,农忙的前面还有一个动词叫抢农忙,因为天气不等人,如果到了时间,没有及时收割,那么小麦会倒伏,会减产,会霉变,从而减少收成,使用联合收割机,可以做到颗粒归仓。”
“另外,农村只有那些老人,不用上班无事可做,其他人也要去城里打工,养家糊口,和你们城里人并无本质的区别。”
李长生实在看不下去,于是第一次在班级群里发那么长的回复。
其他人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被徐铭洋的歪理邪说给糊弄住了,经过李长生这么一分析,也全都醒悟过来,纷纷指责他。
于是群里又乱成一锅粥。
“你干嘛非要在群里挑起纷争?这样就能显得你很能耐?”黄雨婷发消息过来质问他。
李长生觉得这位姑娘好没道理,她自己也是农村的,李长生替农村人说话非但没有得到她的褒奖,反而被冠上了惹是生非的名头。
“黄同学,我不是要挑起同学间的纷争,我是在阐述事实。”
“你阐述什么事实,农村人本来就很懒,不懒的话为什么赚不到钱?”
李长生本来还想跟她说一下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剥削和被剥削,后来想想算了,这位黄同学那么仇恨王建州,大概率下学期就转文科班了,没必要跟她闹矛盾,于是他选择了删除好友。
没必要跟这种人置气。
群里的消息他不想再看了,影响心情,于是他就准备退出去了。
忽然人民医院的那个小护士陆星禾给他发来信息,说是她刚才在值班的时候,遇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她在护士站听到走廊的尽头有婴儿的啼哭声,但是走过去一看什么都没有。
等她回到护士站,就又能听到了,反反复复好几次。
她打电话给护士长,护士长说正常,让她不用理就行。
“李长生,我是不是遇到鬼了?”
“不知道,可能是吧,也可能是你自己压力太大产生了幻听。”
“我记得你曾经跟我说过,你家是那种大仙是吧?你能不能帮帮我,我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