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旬,各地秋税陆陆续续上缴。全国秋收的时间差距很大,秋税的收取并没有夏税那么集中,八月开征,有的地方最迟会拖延到十二月。
然而,就在各地忙着收稻谷、割麦子,然后给那天杀的税吏缴税的时候,半封锁状态的陕北噩耗陆陆续续传来:
府谷县乱贼头目王嘉胤聚众数千人作乱,攻陷府谷县城,杀死县官县吏,抢掠官仓,后陆续占据黄甫川、清水堡。
不过彼时堡内守军已经提前撤离了,府谷守御千户所撤离的时候通知了县令的,可惜县令是个好官,不愿走。
他说哪有抛弃自己治下百姓而逃跑的县令呢?他要留下来赈济灾民,带领百姓活下去。
他还劝说守御千户不要走,带兵留下来帮忙,但张千户说,他只听从军令,还是走了。
县令死了,起初,他开设粥铺给灾民稠粥喝,后来就变成了稀粥。他也不是没有上书府衙,但延安府知府朱童蒙告诉他,延安府库已空,流民遍野,无可赈济,已经上报布政使司并上书朝廷请求赈济了。
只可惜,他们都没有等到赈济粮,而是等来了朝廷的撤军令,以及允许当地官员随军撤离的旨意。
稀粥慢慢变成了米汤,清可见底,百姓们觉得是县令等贪墨了赈灾粮食,直到他们打开了空空如也的官仓,才知道自己错杀了县令。不,他们没有错。县令不许他们进城,县令太坏了!
县里的富户家里面可是还有不少粮食,一定是县令把粮食藏到这些富户家里了!他们一斗粮食卖几百文钱,实在太坏了!
不过现在这些东西都可以免费拿取了,这些大户人家的小姐婢女真美啊,长得跟天仙似的,只可惜不太经得住折腾。
安塞饥民造反,推举头目高迎祥;米脂张献忠、定边神一元、延川不沾泥;神木、绥德、延川、灵州……陕北烽烟遍地,流贼四起,攻陷州府、劫掠富户,几乎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
人们发现,陕北的驻军像是诡异地消失了,就连边墙的守军也早已撤离,只留下空荡荡的城墙边堡。偶尔可见蒙古人骑着马在边墙周遭游荡,有些蠢蠢欲动。他们从胜利之中惊醒,恐惧感骤然袭来!
朱由检发现,由于自己的插手,陕西的暴乱被提前点燃了,并且这把火比原来烧得更旺更快。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但他不希望朝廷被陕西的灾情拖累,他要腾出手脚专心对付皇太极了。
崇祯元年,是大旱灾的第一个小高潮。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辽东的情况也不好,今年全辽大旱,赤地千里,禾稼不生,粟、麦大面积绝收。
整个辽西军屯只收了十万石粮食,需要朝廷调拨军粮八十万石。辽东谷价腾贵,斗米银八两,民不聊生,盗贼蜂起,岁大饥,人相食。
此时向辽东走私粮食一本万利,如果从北方运粮,利润是八十倍;如果从南方运粮,利润是一百二十倍。这谁能忍?辽西守军都忍不了。
满桂弹劾祖大寿走私军粮资敌,登莱总兵杨国栋弹劾毛文龙“私通粟帛易敌参貂,藉是苞苴为安身之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