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在京城各处张贴告示。
黄纸黑字写着太医院院判胡行一伏诛的消息,末尾特意加了一句:“幸有马淳大夫与徐氏女妙云昼夜救治,疫情得控。”
菜市口的老槐树下,说书人王瞎子摸着胡须,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
“诸位可知那徐小姐何等人物?魏国公府金枝玉叶,却亲自为染疫的乞儿喂药!”他故意拖长声调,“昨日老夫亲眼所见,徐小姐累得晕倒在药棚里,手里还攥着半包黄连呢!”
人群里响起抽气声。
茶楼二楼,朱标放下青瓷茶盏。
他身后站着新任太医院院判周慎,正捧着厚厚的脉案。
“殿下,马大夫用的西域秘药确实神奇。”周慎翻到朱砂标记的页面,“三百重症患者,用链霉素后七日内退热者竟有二百余人。”
朱标望向窗外。
街上有个货郎正高声叫卖新刻的版画,画上是徐妙云给孩童喂药的场景。
“传孤口谕。”太子起身,“即日起,太医院所有学徒分批去疫区跟马淳学治病。”
周慎刚要应声,却见一队骑兵疾驰而过。
为首的百户举着明黄令旗高喊:“陛下有旨!即日起各城门设药棚,免费发放避瘟汤!”
皇宫角楼上,朱元璋负手而立。
“重八,这步棋走对了。”马皇后捧着药碗走来,“今早徐府收到七十六筐鸡蛋,都是百姓自发送的。”
朱元璋哼了一声:“天德那老小子,现在怕是躲在被窝里偷乐呢。”
他转身对锦衣卫吩咐:“去告诉蒋瓛,把马淳试药的事也传出去。要说得详细,就说他拿自己试了三次药,吐过两回血。”
……
疫区,随着越来越多的病患病愈出去,徐妙锦也得以进疫区来。
此刻她蹲在药棚外熬粥,她笨手笨脚地搅着陶罐,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我来吧。”马淳接过木勺。
徐妙锦盯着他青黑的眼圈:“大姐醒了吗?”
“刚喝了半碗参汤。”马淳撒了把小米进锅,“她让我告诉你,床头匣子里有给你的及笄礼。”
小姑娘突然红了眼眶。
她想起大姐昏睡前说的话,支支吾吾问:“马大哥,你会娶我大姐吗?”
木勺“当”地磕在罐沿。
马淳耳根发烫,“等你姐好了,我们就成婚!”
徐妙锦眼泪终于滑落下来,“我这就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姐。”
此刻京城各处,说书人都在讲新的故事。
讲一个讲一个大夫如何以身试药。
茶楼酒肆里,商贾们自发凑钱买药送往疫区;深宅大院里,闺秀们学着煮避瘟汤。
更鼓敲过三更时,朱元璋还在批阅奏章。
他面前摊着应天府尹的密报,上面写着:“今日粮价回落,东市重现熙攘,民心大定。”
这就是讲好了故事的好处。
凭借着马淳和徐妙云的这两段故事,百姓们就知道,原来朝廷没有放弃百姓。
只要好好配合,鼠疫也不是不能战胜。
曾经的鼠疫,那么厉害,但在马淳这样的神医治疗之下,一样能快速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