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大字记数法”,确如传言,是马国公从天家求来的救命良策!
……
金陵城西,医馆。
往昔的喧嚣与紧张气息早已消散无踪。
徐妙云端坐在诊案前,纤指搭在一位老妇人腕上,凝神细察。
她的眉目舒展,神情专注柔和,偶尔低声询问几句,声音温婉清晰。
案前排队等待的患者虽然不少,却秩序井然,偶有低语,也无大喧哗。
久违的、充满生机的平静终于回到了这方小小的天地。
“下一位。”徐妙云收回手,示意旁边记录的药童将开好的方子递给老妇。
老妇接过方子,连连道谢:“多谢徐大夫!喝了您上回的方子,夜里咳得好多了,觉也踏实了。”
“大娘客气了,按方继续调养,饮食宜清淡。”徐妙云温言嘱咐。
这时,医馆门帘被轻轻掀开,一个身材挺拔、面容俊朗温和的青年走了进来,身后只跟着一位便服侍从。
他穿着寻常青衫,步履间却自有股不容忽视的气度。
正是太子朱标。
排队的人群中有人认出,正要惊呼出声,朱标含笑抬手,轻轻向下压了压,那意思是勿需声张。
他安静地走到一旁角落,目光温和地扫过忙碌中的徐妙云和井然有序的患者,眼中流露出由衷的欣悦。
徐妙云诊完当前的患者,抬眼便看到了朱标,立刻起身欲行礼:“殿……”
朱标眼疾手快,两步上前,伸出手虚扶了一下,低声道:“自家人,在外边不必拘礼。舅母辛苦了,我看馆里一切安好,甚慰。”
“托殿下的福,总算恢复如常了。”徐妙云也笑着低声道,侧身引朱标往后院静室稍坐。“夫君在后院整理药材,殿下这边请。”
后院天井内,马淳正挽着袖子,与一名年轻药童仔细分拣着刚收来的几箩筐药材。
他神情专注,动作麻利,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只识药草、不问朝堂的乡野大夫。
“舅舅!”朱标的声音带着亲近传来。
马淳闻声抬头,见是朱标,连忙放下手中的药材,拍打掉身上的浮尘,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殿下怎么来了?快请屋里坐。”
朱标却摆摆手,就在药材筐边站定,看着堆积的草药,兴致勃勃地道:“就在院里说说话挺好,闻着这些药气比宫里那些薰香舒服。舅舅这是在做什么药?”
“都是些清热解毒、安神定志的常用药材,”马淳引着朱标到一旁的石凳坐下,“眼下时节易起烦躁、湿邪入体,备些常用药总归没错。殿下亲自前来,可是有事?”
朱标笑容收敛了几分,带着一丝郑重,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舅舅看看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