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辞·九门回忆?!”
“词曲作者果然都是顾清弟弟,我就知道,他一定会写新歌的!”
“这首歌是记念老九门吗?”
歌曲的名称简单易懂,连从未看过原著的观众都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而原著粉呢?
纷纷开心的冒泡。
“顾清大气!!”
“路转粉了,我就喜欢这么宠原著的偶像。”
“虽然稍微有些改动,可只是扩展了与丫头之间的恩爱故事,相反有了铺垫,更能丰满后面二月红浪子回头深情的人。”
“就是不知道这首歌好不好听,如果能有【十年人家】一半水平我就满足了。”
一些【老九门】原著书迷,把姿态放得很低,要求的是真不多。
这个写照亦如前世,
【十年人间】这首歌,在发布之初,不管是热度还是名气都远大于【辞·九门回忆】。
亦如【盗墓笔记】大于【老九门】。
可论及质量来说,
后者却远远大于前者!
【盗墓笔记】讲究的是友情羁绊,可却以盗墓赚钱为主。
【老九门】主打的却是家国情怀,共同抵抗侵略的敌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究的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九门的门人,
哪怕后期贡献了再大的努力,可善归善,恶归恶,之前犯下的恶行也要进行偿还。
这就是原著老九门中,每个人最后的结局都以凄惨告终,留下的只有一份香火情。
而歌曲方面,
《辞·九门回忆》得到了央妈的认可,入选戏曲频道《中国戏歌》,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戏歌作品之一。
哪怕截止,
顾清25年的那个时期,许多短视频平台的博主,剪辑视频时,仍然会配以【辞·九门回忆】作为配乐。
从16年火到了25年,
恰恰是十年的认可,足以证明这首歌在古风圈的地位。
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歌曲的前奏响起,
清幽的洞箫声,萦绕于耳畔,
洞箫之间,
另有古筝淅沥的轮指,好似雨点洒落灰暗的天穹,弥漫着压抑与忧伤。
“前奏杀我!这旋律好有宿命感呀!”
“古筝与洞箫,一个清越,一个清雅,合奏起来,竟然有股幽远的神韵,顾清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他真的是一个编曲天才,能把这么多的民族乐器融会贯通,古风天花板了!”
有懂乐理的观众,表示着叹服和钦佩。
三十秒的前奏结束,只听歌声里传来的歌词:
“【一曲定重楼,
一眼半生筹,
看的全都是那诡谲云涌。】”
歌声暗沉,少见于顾清之前演唱的清亮,透着落寂之感。
陈摇听了顾清发布的这么多首古风歌曲,自然也看过相应的词义解析。
‘重楼’对应着‘戏台’
联想着刚刚所看到的画面,
陈摇大概能猜到意思,无非是说‘我’第一次登台演唱,一张口就技惊四座,可谓是一曲定重楼!
理应是意气风发地少年郎,处于最美好的年华。
可眨眼间,
竟已然过半生,看到的全是诡谲云涌的阴谋诡计。
陈摇没看过原著,但是从歌词中透出的含义来看。
这对刚两集播出完,甜到令人心醉的夫妻,结局似乎并不美好。
下一段的歌词,映照了她的想法。
“【入得此门不回首,
无需宣之于口,
我对案再拜那风雨瓢泼的残陋,再聚首。】
“此门应该是‘九门’,从下一句来看,加入九门,二月红似乎有些悔恨。”
陈摇眉心紧锁,吃力理解歌词的含义。
可后面那句,她就看不懂了。
风雨漂泊的残陋?
这是什么意思?
残破的屋子吗?
可弹幕的哀嚎,解答了她的疑问。
“丫头!!!”
陈摇一惊,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念想:
“对案再拜,拜的是‘丫头’的牌位?
丫头死了?!
风雨交加的夜晚,
案桌之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牌位立在中央。
而案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