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展望未来:火箭弹=导弹=太空火箭,新的飞行学员和桂系军购团
泰山研究院关于火箭弹的探讨会在进行进行中。
研究人员们对方文带来的苏制资料非常感兴趣。
而在探讨之余,有人提出了一个相关性问题。
“总经理,为什么我们要在火箭弹上付出那么多精力,这种武器有那么重要吗?难道飞机坦克大炮不应该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吗?”
随着他提出的这个问题,探讨声竟然停止了,大家都看向方文。
这也是研究人员们共同的疑问。
时代在发展,科技会不断进步,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可能预知未来的发展是怎么样的。
作为未来人的方文,知道的自然比他们多。
火箭弹技术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以及在战场上的作用,方文觉得有必要向研究人员们进一步阐述,才能让他们对这个研究项目更有积极性。
如何说呢?
他心思急转。片刻后出声道:
“国内的战争发展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日军的强势是基于他们的军事装备优势,坦克、飞机、大炮、军舰、乃至单兵武器都比我们要好。这确实是事实,但并非不可能超越,至少在我看来,我们泰山可以在火箭弹技术和高速战斗机技术上领先日本的。至于我为什么要花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在火箭弹技术上,大家可以看看我接下来要说的东西。“
他说着,走上讲台,黑板边原本在讨论的技术人员连忙让开。
方文用黑板檫檫掉一片杂乱的计算过程,还没动笔前,又出声。
“火箭弹是一项先进军事技术,目前,苏联,德国,英国,美国都在秘密研究它。我正是对此有了深刻了解后,才决定大力发展这项技术。”
说完,他转身书写,“单兵火箭弹只是开始,它便携,威力大,让步兵有了更好的攻坚效果。但它的运用远不止此。将其放大化,在载重汽车上安装多轨发射架,一次性可发射十几枚大威力火箭弹,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性进攻。还可以将发射导轨安装在飞机上,对目标进行射向性瞄准进攻,从而实现高机动高命中的精准空中军事打击效果。”
说完空地两种应用后,方文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
“它的用处不止这些,如果再将其放大,采用多级燃料部进行喷射式助推飞行,它的射程理论上将会无限制增长。500公里,1000公里,甚至能射出中华大地,穿过海洋,直接进攻日本人的本土。”
他的话,不过是未来确定发生的事情,但在如今时代的科研技术人员眼中,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如果可以用这种军事技术威胁到鬼子的老家,那意义就太重大了。
研究人员们的兴致被方文极大提高,对火箭弹技术的研究更热切了。
但他们没想到,方文还没有说完。
“大家安静,如果我们的火箭弹技术能打向日本本土,那它也能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向那里发射,总有一天,我们的火箭,可以飞出地球,进入另一个领域。”
他指着窗外的月亮,提出了太空航天这个概念。
39年1月23日的这一天,泰山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充分体会到了总经理在技术研究上的疯狂。
火箭导轨发射装置的研发进展迅速。
基于方文带来的图纸,火箭弹项目组,制作出了小型化导轨发射装置。
并用这种装置来试射单兵火箭弹改制的增程弹。
由此掌握了这种装置的大部分原理,但实际运用,却需要苏制火箭运来后,才能根据实物来进行匹配性制造。
方文也需要研究苏制火箭的内部结构和装药来研发出泰山自己的中短程火箭弹技术。
而在他沉迷于军事技术的改进时,仰光机场来了两批客人,都是乘坐泰山航空国际航班的飞机来的。
1月26日。
仰光机场先后降落了两架泰山航空的飞机。
第一批下机的是桂军的军购代表团,领队的是桂系少将黄参谋,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身后跟着几名军官。他们此行是奉李司令之命,前来洽谈购买泰山航空的军用飞机。
黄参谋走下舷梯,环顾四周,对身旁的军官低声道:“泰山航空的机场停放的飞机比我们桂林机场的还要多,看起来就很有实力,难怪能造出那么多飞机。”
副官点头:“我刚才在飞机上看到附近的水上机场还有好几架,应该是刚出厂的炮舰机,如果能引进,我们桂军又能有战机配合作战了。”
以前的桂系空军,军官们相视而笑,那时候虽然尝试过,却因为囊中羞涩只配备了一些双翼机,而后那些飞行员全部被国民政府收编。
现在购买泰山炮舰机,也是在圆桂军的一个空军梦。
机场工作人员迎上前,引导他们前往接待区。黄志明注意到不远处还有另一批人正在下机,那些人穿着普通的商人服饰,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军人的干练。
第二批下机的是伪装成商贸人员的第二批军事飞行学员,来自八路军、新四军、延安三个地方,在贵阳汇合,坐泰山航空的飞机抵达仰光。
领队的是陈志远,他化名“陈老板”,带着十几名年轻学员,表面上是来采购民用物资,实则是受延安指示,秘密学习飞行技术。
陈志远压低声音对学员们说道:“记住,我们现在是商人,不要暴露身份。到了基地后,一切听从安排。”
学员们点头,但眼神中难掩兴奋。他们虽然经过严格选拔而出,却都是第一次坐飞机过来,更别说学习驾驶了。
两批人在机场短暂交汇,黄参谋瞥了一眼陈志远,心中略有疑惑:“这些人看着不像普通商人……”但他并未多想,毕竟战时商贸人员鱼龙混杂,身份复杂也是常事,更别说如今仰光情况更是复杂。
而陈志远则暗自警惕,桂军与国民政府关系微妙,若被发现新四军的人在此,恐怕会节外生枝。他示意学员们保持低调,迅速跟随工作人员离开。
他们被泰山航空的工作人员分开接待,然后向缅北方向报告。
——
缅北基地泰山研究所。
方文正在研究所办公室内伏案书写,房门被敲响。
“什么事?”
门外传来龚修能的声音。“仰光有访客,来自桂军的军事采购考察团,以及隆源商号的人。”
方文停笔。
之前过路南宁时,桂军方面就提出要炮舰机,自己同意了,随后对方透过在南宁中转的泰山水上运输机飞行员,表达了想要派人过来洽谈军购的事情,方文也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