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桌后的仨编剧都放下手里的活儿。
三双眼睛,六道目光,瞅着许旭。
真稀罕呀!
陈常务特意点名要留意到访的一个人,说是会带着稿子来。
没想到这会儿一见真人,啧啧好年轻!
这年轻就意味着无限潜力,几个编辑自然不会认为,能让陈常务交代要来的人,是个不能写的。若能写得出来,黄金写作年龄肉眼可见的令人羡慕。
地中海见许旭站着挺拘束,从旁边拖来凳子道:“你先坐呀,曲主编和陈常务这会儿都不在,今天他俩都有个会,稿子呢,可以给我们看看么?”
都是搞文字工作的,地中海编辑很好奇,是什么稿子会让陈常务点名。
许旭自无不可,当即从包里把厚厚的一沓手稿拿了出来。
一见这厚度,三位编剧就不明觉厉,这厚度,根本就不是一篇短篇能架得住的。
小年轻一上来,就搞这么厚?
怀着惊讶的心思,三编剧各自拿走一本手稿,坐在一旁翻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