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旭也是第一次看到,杂志社在当天杂志上市的工作状态,八个字:万事俱备,静待花开。
手上的活儿并不是很忙。
忙的主要是一种心理状态。
其实,开售前几日都属于口碑发酵期,能做的助推性举措并不是很多,这年头体面杂志社讲究一个文人风骨,并不会去大张旗鼓的搞宣传。
不过,毕竟挺长时间没有搞特辑了,社里是组织了一个市场调查队伍,进入各区主要书店观察市场反馈。
大家心里都清楚,一旦口碑发酵好了,那时就该忙起来了。对此大家脸上都充满期待,这种期待感的信心来源,就是源自于小说《潜伏》的文字质量,这是一看就停不下来的类型。
在下面溜达了一圈,见者有份的发了一圈茶叶之后,许旭就在陈东杰的带领下,上楼去填写入会申请。
挺正式的一份入会申请表,包括职业、代表作和介绍单位,都要填。
在职业这一栏,许旭心中斟酌了一下,他本来准备直接动笔写“演员、作家”,但是最后落笔时,写下的是“文艺工作者”。
这是他对自己的定位。
而就在许旭上楼去填写入会申请表的功夫。
这座城里的几大国营书店。
八点半,准时开门营业。
卷帘门拉开的一刻,写着“十月杂志新春特辑发售”的小黑板,就挂到门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