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耻,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如此。
或许他们有求生本能,但一旦背叛,那就无可辩驳了。
对于此等处置。
朱正则是平静对待,毕竟朱棣这样处置并没有错。
当这八个背叛的官吏被带走后,朱棣目光重新落在了大殿内众多官吏的身上,带着欣慰与看重:“这些背叛者,死不足惜。”
“而诸位则是尽心为本王效力,同生共死,此等功绩,本王绝不会忘记。”
“如今,本王已经得到大宁之军,攻守易形矣。”
“未来本王攻至应天,必不会薄待诸位。”朱棣沉声说道,更是带着誓言一样的承诺。
“誓死为王爷效力。”
殿内众官吏齐声道。
此番朱棣处置这八人,自然是恩威并济,同样也是带来了很大的威慑。
“朱正将军,镇守北平一月不失,为我军创造绝对战机,大破南军,功不可没。”
“传本王令。”
“自今日起,晋朱正将军为【都指挥同知】,暂掌【都指挥使将印】,代都指挥使之权,统率十万大军。”朱棣目光落在了朱正身上,大声宣布道。
随之。
朱棣一摆手。
似朱能早就准备好了。
两个王卫士卒走上前,一人捧着全新的都指挥使战甲,红披风,一人捧着将印。
都指挥使,一个都所最大的将领,严格说起来,这已经是正二品的官位了。
都指挥同知,从二品官。
显然。
如今接受此官位后,距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且这一步之遥几乎没有任何悬念,因为朱棣让他暂代都指挥使之责,这已经是都指挥使之权柄了。
之所以没有给朱正直接升三级直入都指挥使的地步,显然是为之后再为朱正立功的封赏留有余地。
如此一来。
未来也不会有一个封无可封的地步。
虽说还没有真正登临皇权之巅,但朱棣的心思已经在向着那至高无上的权柄靠拢了。
屡屡让朝廷吃瘪,别说让朱棣麾下的臣子看到了赢的希望,朱棣自己也是如此,这一次得到大宁之军更是让朱棣自信膨胀。
“末将谢王爷。”
“末将定恪尽职守,不让王爷失望。”
面对朱棣给自己官升两级,朱正也没有过多的兴奋,而是躬身一拜道谢。
从卫指挥使升到了都指挥同知,便是官升两级。
都指挥佥事。
都指挥使同知。
“朱将军。”
“以你之功绩,此位置是你应得的。”
“本王也绝对相信朱将军能够再立新功。”朱棣大笑着说道,充满了对朱正的看重。
此刻。
对于朱棣而言,朱正的位置已然是超过了郭资,甚至隐隐超过了丘福了。
毕竟朱正已然是豁出了一切追随于他,北平保卫战更是让朱正证明了他的价值非凡。
“末将谢恩。”朱正再次道谢了一声。
“将军,请接将印。”
朱能走上前,恭敬的将统率十万大军的将印盒子对着朱正一递。
朱正自然是双手捧着接了过来。
封都指挥同知,掌都指挥使之权,真正的位高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