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赵卫国过来下聘礼,推着一辆自行车进来,关键上面还绑着一朵大红花,这样的阵仗,难怪阎大妈刚才会那么激动。
在当下,自行车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
价格是一方面。
毕竟现在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差不多是一个工人不吃不喝、攒上大半年的工资。
另一方面,则是稀有性。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四九城的自行车存量,早在四九年解放前夕,就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到现在差不多翻了一倍左右。
听上去很多,但现在四九城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二百六十多万,这还只是涵盖统计在册的户籍人口,并不包括那些未统计到的,实际却远远不止。
从比例来看,现在的自行车也只是在少数人手里,而且公职或单位使用的,还要占据很大一部分。
这样一算,存在于私人手里的自行车,就更少了。
关键现在还在建国后的经济和工业的恢复和建设当中,自行车的产量虽然每年都在提升,但由于原料供应和工业生产问题,一直到今年,全国加起来的年产量,也不超过十万辆。
不过李红兵没有多想,更不会自以为是的想当然,误会这辆自行车是赵卫国今天带过来的聘礼之一,只以为是他专门找人借来充门面的。
上次赵家过来提亲的时候,他们商量的聘礼当中,也不存在什么自行车。
聘礼只是象征性的。
他李红兵是嫁姐姐,并不是卖姐姐,不会提那种过分的要求。
然而。
阎大妈却在一旁激动的提醒道:“李红兵,这辆自行车,就是你未来姐夫,给你们家准备的聘礼,还不快去接过来。”
这话一出。
在场的人里面,包括李红兵和李红梅在内,全都傻眼了。
看到众人这样的反应,阎大妈表示很满意。
刚才在外面的时候,她替李红兵和李红梅先问过了,在得知结果的时候,惊讶程度一点都不比他们低。
要不然的话。
刚才进来报信时,阎大妈也不会兴奋成那个样子。
尽管这跟她没什么关系,但李红兵家马上就要成为全院第一家拥有自行车的人家,这代表的就是实力。
李红兵家里有,也就意味着他们院里有。
“卫国哥,你这是……”
赵卫国的这个操作,把李红兵给整不会了。
虽然李红兵现在不差一辆自行车的钱,之所以没买,只是因为每天上班要刷跑步经验值,而不是买不起。
但赵卫国的举动,实实在在的让他意想不到。
“红兵,这辆自行车是我自己攒的,不是买的。”
看着眼前的李红兵,还有满脸错愕的李红梅,赵卫国脸上露出一抹开心且自豪的笑容,主动坦白并解释道:“你住的地方,离上班的丰泽园路途远,每天要搭乘电车,现在电车还经常抛锚,对你很不方便,之前红梅跟我提过这个问题,我就记心上了。
新的自行车,我暂时买不起。
不过这段时间,我特地去淘弄了一些自行车配件,自己动手攒了一台。
趁着今天送聘礼,一起给你送过来,让你以后上班方便一点,也省得你姐老是担心……”
现在的司机可不同后世,不仅要会开车,还要懂得修车,驾驶的车辆半路抛锚歇菜,都是自己动手解决的。
作为食品厂的司机,赵卫国自己动手攒一辆自行车,并不是难事。
难的点,在于收集自行车的零配件。
大部分是从一些废旧自行车上面拆下来能用的,要找地方买和托关系弄,不光要花精力和时间,也要花一些钱。
尽管这样比直接买新的划算,但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这一辆自行车,不仅体现了赵卫国的能力,更展现了赵卫国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