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城,某招待宾馆会议室。
国安人员将密封的牛皮纸袋推过桌面,封口处的用线来回绕好,对面已经投影了这次他们两天内查到的所有线索。
黄处长戴着白手套拆开文件,第一张照片里,是一家复印店,然后是电脑屏幕映着半页气态离子氮化硼类聚合物专利配方的资料,右下角一个水印显示着“橙子科技专利送审资料”。
关乎到国家级别的决策的技术,消息来源自然是要多方印证的。
不可能是林副院长一报上去,上面的人就会不经多方验证就确定的。
所以橙子科技几天前申请的电子专利,很容易就在国安内部监测网络查到了。
之后,有了线索就更好办了,国安的人驾轻就熟的顺藤摸瓜。
从专利这个线头,找到橙子科技,再通过代理公司附近的部分监控找到了复印店,找到华北强橙子科技那个小作坊,最终找到这几天陈默的去处--远途新能源科技公司。
这就跟关键的中间人物,许明远联系上了。
“专利公司林峻峰手中的留存的原始资料已追回!”国安人员的激光笔在投影上圈出南山专利公司的地理位置:“其办公室电脑、移动硬盘及复印店备份均已物理销毁。”
“但有个关键点.”
他顿了顿,喉结在领带下滚动。
“能标委林鹤鸣主任上报的绝密资料,源头是华北强的‘诚信复印店’的扫描件,而该店五天前的监控显示,陈默曾在此打印过两份同类文件。”
黄处长的手指在国安送来的“陈默”那张学生资料登记表的五分像照片上敲了敲。
“所以两份原件都是来源于这个陈默?”
“是的!我们还从人社局那边调取了陈默的学籍档案。”
“发现他2008年还发表了一篇SCI毕业论文《锂离子晶界应力扩散模型》,受到了院里的表彰,林鹤鸣想破格收他作为关门弟子。”
要知道当时林鹤鸣已经是副院长了,基本都不带研究生了,却还是愿意破格收陈默作为关门弟子,就是看重他在锂电领域,展现出罕见的模型构建直觉。
现在陈默在远途那个简陋的实验室,用一天时间就复刻出了系统给出气态锂离子电池合成气态电解质的环境控制模型,这可是他独一无二的模型构建直觉的展现了。
一般人,怎么可能用137次实验,就能得到100组有效数据。
很多基础科研人的常态都是用1370次试错当底料,最终才能筛选出10组有效的数据。
当然了,这也有系统提供的现成参考方案原因,节省了陈默很多时间,让他能更精准的把控数据的有效性。
国安人员顺势调出一张对比图,左边是陈默本科论文《锂离子晶界应力扩散模型》,右边是林鹤鸣去年发表的《锂聚合物电池界面阻抗研究》,标红的部分参考文献栏重叠率达37%。
这倒是有些倒反天罡了,导师的论文参考文献是自己学生的。
黄处长忽然笑了,是个天才啊,那就好,就怕你是平平无奇,还拿出无来由的东西。
这要是国外抛来的烟雾弹,我们还不敢用呢。
他指节叩了叩桌面,指着投影。
“你接着说.”
“工信的审批记录显示,林鹤鸣三个月前周前致电老同学--现任工信行政审批处处长洪建军”
“之后,深城这边的工商为橙子科技特批了,智能终端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电池研发制造与销售、物联网技术开发与服务。”
国安人员的声音低下来:“按正常流程,这些资质审核周期为6-8个月,而橙子科技从提交材料到获批仅用21天。”
会议室里的头顶的吊扇发出轻微嗡鸣。
黄处长起身给对面的这次考察专家组的技术副组长添茶,青瓷杯底与托盘相碰,发出清越的响。
“老齐!你觉得这次是师生包庇,还是另有隐情?”
这事透露着古怪,林鹤鸣既然要推翻现有的熔盐储电站建设计划,为什么要报许明远的名号,替罪羊?
老齐是搞技术的,只是从技术方面再次肯定。
“氮化硼类聚合物的技术路线--我和此次专家组的人员论证过三轮了,有极大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