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83渔猎人生(宅成大神)_第321章:走亲戚(1 / 2)_梦回1983渔猎人生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321章:走亲戚(1 / 2)

距离上回去娘家,赵菊兰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反正,她知道自己已经至少有半年时间没再去娘家了。

想想半年前,那时候她还是为了借粮才去的,那时候,她家穷的连锅都揭不开了。

可结果是,粮食一口都没借到,事实上,那时候,她家那穷日子,就连她娘家人,都不相信她能翻得了穷身。

因此,即便是有粮也不敢借,就怕你借去还不上。

那天,赵菊兰像要饭的叫花子一样,带着俩儿子,顶着六月天的大太阳,走了将近四十里的脚程,早上出发去,晚上天很黑了才回到家。

现在想想,仍是心酸的想哭。

人一受穷,就连亲戚都不想再理你。

好在她男人争气,把日子过好了,她再也不用看人家的冷脸,再也不用下贱的跑去借粮了。

收拾完俩儿子,以及她男人,紧接着,赵菊兰又忙着收拾包袱去了。

毕竟这么长时间都没去看她母亲了,她多少得拿点东西去。

她从箱子里取出一瓶秦川老曲,放在包袱上,这酒,她主要是打算给她母亲泡药酒用,她已年近六十岁的老母亲,已患老年性风湿关节炎多年,需要常期用药酒维持。

紧接着,又取出一条中山裤,这是她做她一家人的衣服时,剩下的布料做的,她母亲个头还不到一米六,所以刚好够尺寸,也算是完美。

完了后,又装了一袋散装茶叶,一斤左右的白沙糖,以及比较便宜的白酒,这些是给她父亲的。

收拾完这些,她又用纱布装了些炸好的呥面饼,以及油馍,这些都是走亲戚的必备品。

这年代,走亲戚虽然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并不是去了白吃,尤其是,像她这种带一大家子人去的。

倘若不拿点东西,亲戚就会觉得你是专门跑来蹭吃蹭喝的,毕竟,这年代谁家的日子都过得不宽松,谁家哪有那么多粮给你管饱了吃?

正因为如此,在他们这一带地方,人们走亲戚,一般都会带上足够的食物,或一些必需的日用品,主打一个不让亲戚家经济受负担。

而相较于细面馍,她带呥面饼和油馍,已经算是最高档的食物了。

“再割一溜子狗熊肉。”牛有铁提醒道:“咱又不缺这些,甭到走时,给你娘家人留下口舌,该拿的都拿上,反正你一年也就去那么一两回。”

“拿啥拿,不拿,装了这么多呥面饼,还有油馍,够意思的很了。”

“你妈不吃呀?”

赵菊兰苦笑一声,道:“我妈恓惶的,她能吃上吗?算了,拿去,最后都进了作民一家子人肚子了。”

牛有铁笑了笑,说道:“甭管那么多,咱把咱自己的路走端,把事行正,至于他们,给不给吃,是他们自己的事,咱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

赵菊兰浅浅一笑,懒洋洋道:“那行嘛,就听你的。”

说完,微微一顿,故意吸到她男人面前,语气委婉道:“哎哟喂,你说,你啥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还把话说的,通透的,我看,活了六七十岁的人都不一定能说出这样的话,你,你说,你还是以前,我娃他‘那个’达吗?你说!”

“咋个不是?”牛有铁笑着道:“你看我哪不是了?”

“好好,是是是!”

赵菊兰说不过她男人,但她很满意,这一刻觉得她男人,胸怀竟是如此宽广,不拘小节,不记小仇,活的坦坦荡荡,如今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却已有她八九十岁的奶,那般的修养和沉淀。

随即,她忍痛割下了一溜子狗熊肉,大约有五六斤的样子,找了一块蜡油纸包裹住,用细麻线绑到二八大杠车头上。

就这样,一切准备妥了,便随她男人出发了。

今天没再下雪,天空放晴,但没有太阳,路面上虽然积了厚厚的雪,但很多地方都已经被车轮压实,路没想象中那么难走。

来到大路上,牛有铁把大庆架到前梁上,把包袱挂在车龙头上,把二庆给他妈抱在怀里,母子俩坐到后座上,如此安排妥,便小心地骑起走了。

路上,还没到赵家庄大队的时候,大庆和二庆就急的问道:“达,啥时候到我舅家呀?”

牛有铁笑着道:“我不知道,问你妈去。”

他想听俩儿子和他媳妇聊天。

赵菊兰知道俩儿子心里一直想着养猫的事,就故意道:“你俩就甭一直萦心猫了,我都说了,不养,没吃的给喂。”

大庆立刻辩驳道:“那我一天就少吃一个馍,省下来喂猫。”

二庆紧跟着也辩驳道:“咱有一屯麦子哩。”

赵菊兰哭笑不得,想了想,又说:“我知道你俩想养猫,可是你外奶又不给咱猫。”

大庆语塞,二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但间隔了三秒钟后,大庆就说:“那我去了问我外奶。”

“那你就去了问。”赵菊兰窃笑一声,抬头看了看前方,已经到了赵家庄的龙头坡了,她知道再往前骑不到一里的路,就到她娘家了。

眼前,到处都是她小时候的记忆,如一页页连环画样,在她大脑中不停地翻过。

“再过了前面那个小山帽,就到了嘛!”牛有铁下意识问他媳妇。

“是啊,你来过的嘛!”赵菊兰无语道。

此时此刻,这里就是她的主场,因此,她底气也一下子都足了起来。

“我,我就是随口问问。”牛有铁笑着道,时隔几十年了,他其实早就忘了。

事实上,在他记忆之中,唯一留有一点印象的是,以前跟他十爷进山打猎的经历,虽只有短短的那么几天,但几十年过去了,却仍是恍然如昨。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目的地。

眼前,是一个高高大大的起脊式门楼,上覆青瓦,下由于大约五十厘米高的青砖砌就,料僵石石墩,核桃木大门,由红油漆漆着,乍一看,就无比的高大阔气。

以前,赵菊兰在牛家受尽委屈的时候,每每回到娘家,心里总会有一种强烈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虽然空洞,虽然脆弱的如同泡沫一戳就破,但这一刻,她再也不需要那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了,她男人就是她的底气。

她气长地走到大门前,直接伸手推开了那扇门。

地院里,此时有两个小孩正在玩耍,叽叽喳喳,不停地追逐打闹,好不快活。

一个围着粗抹布围裙的矮个子老人,拎着一桶猪食,嘴里一边“唠唠唠”地叫着,一边摇摇晃晃地往猪圈里走。

一群麻雀哗啦一声,从光秃秃的核桃树上惊飞起,直向着大碾场方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