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贴心的小姑娘总是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他只是一个技术员,跟北市研究所的堂堂院长怎么比?
林见椿也不打扰袁工吃早饭,她就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见袁工吃得有点着急,她还会劝:“袁工您慢点儿,您都来了北市了,我可一点儿都不着急。”
“林院长不着急,我可着急,我孙女儿送我到火车站的时候,可盼着我年前能回家的呢。”
袁工虽然已经五十多,但是性子爽利,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林见椿都差点儿跟不上。
“哈哈哈,我忘了还有两个小姑娘跟着我。我们炼钢厂大,我每天都要走好多路,检查好多机器,时间久了我就训练出来走路可麻溜。”
林见椿也笑道:“那我天天跟在袁工身后,是不是也会练得健步如飞?”
“哈哈哈,小姑娘走路那么快做什么,慢慢来。”
袁工说着也迁就了林见椿的脚步,两人说笑着到了炼钢车间。
范工和其他工程师们都已经到了,见到林见椿和袁工纷纷开口打招呼。
范工:“我们原本还想着等林工你回来后再让袁工给我们炼一回仿苏25钢。今早起来看到仓库里堆了那么多金属矿就知道你回来了,我们已经将袁工吩咐的炼钢材料都准备好了。”
不用林见椿他们开口邀请,袁工就撸起了袖子:“那还等什么,我给你们炼一次仿苏25钢,你们看看能不能从中来点儿启发。”
袁工穿上了专业的设备,吩咐给他打下手的研究员将准备好的材料倒进炼钢炉里。“加入0.15%的碳。”
接下来就是等待,控制温度在1200℃加热。
这三个小时,谁也没有离开,就盯着炼钢炉,等着看反应。
“不用担心,我炼钢炼了近二十年,不会出错。”
袁工率先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等待着,“你们要是有其他事情先去忙,还得等三个小时。”
袁工虽然这么说,但是谁也没有离开,生怕错过了任何意外。
两个小时,袁工突然站起来,侧目听着炼钢炉的动静,他皱了皱:“把碳加到0.22%。”
研究员们听从袁工的吩咐,用铁铲将碳铲入了炼钢炉。
袁工隔着铁板,就站在炼钢炉的前面,听着炉里的声音,过了许久总算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回行了,再等个把小时。”
袁工重新坐在椅子上,林见椿搬着自己的椅子凑近:“袁工,我跟你讨教一下,你这个加碳有什么说法吗?”
“当初苏国的技术员指导我们炼钢就是跟我们这么说的,如果材料品质好,碳只用0.15%就够了,也能炼制出优质钢。如果材料不好,就要多加碳,提高钢材的性能。”
“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袁工摆摆手,“没有标准,都是经验。当初苏国的技术员就是这么教我们的,后来我也总结出来了,碳加多了,钢材的抗压性和延展性就会打折扣,那这个材料就用在对这方面要求不高的地方上。”
林见椿不知道苏国是故意藏私,还是说当初苏国的技术就只有这些。
因为这加碳的手法,未免也太糊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