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幼菱捧着用荷叶包好的边角料,心中欢喜。
这些灵材虽然不多,用来充当明天的朝食却也够了。
终于不用再去膳堂吃那噎人的乌米饭了。
此后三个多月,江幼菱每日寅时站桩、卯时打坐修炼。
修炼完了吃点灵食就去符院上工,午时下工后又匆匆赶去丹阳山的灵膳房帮工。
每隔五日还要抽时间去洪上师的洞府听课,日子过得分外充实。
这日,江幼菱照常吐纳,却发现体内丹田再也容纳不得半点灵气。
仿佛一汪满溢的池水,再也容不下一滴新露。
“奇怪……“
江幼菱停止修炼,于下一次前往丹阳山听课之际,详细描述了自己丹田中灵气满溢却无法增长的状况,并对此表示困惑。
洪登元只凝神一看,便笑着摇头,“你已至凡人修行的第一道门槛——丹田盈满,需炼气入脉。”
“炼气入脉?“江幼菱疑惑。
洪上师袖袍一挥,空中浮现两幅灵力流转图。
他解释道,“灵根弟子修炼时,灵气自丹田涌出,自然贯通经脉,如江河奔流。
而凡人修行之际,灵气淤积丹田,需主动冲击经脉,如凿渠引水。”
将这二者区别细细解说了一番后,洪登元忽地冷笑。
“宗门传授杂役的残缺功法,只教人炼脉,却无填满丹田之法。
那些杂役弟子空有炼气期的境界,却无灵力可用,除非熬到炼气后期,贯通十二正经,方能真正施展法术。
可这过程,九成九的人坚持不到。”
闻言,江幼菱这才明白,为何境界相同,灵根弟子和无灵根者的战力差距却这般大。
“除了修行方式的区别外,凡人修仙,更有三点需要注意。
其一,是修行速度,灵根者一日之功,凡人需苦修三五日,甚至更久。”
洪登元端起茶盏,轻叹一声。
“其二,是丹药灵物之力,同样的丹药,灵根者服下,若能增加一年修为,凡人服下,效用却微乎其微,仅能增加三两月修为。
像我之前给你的那枚阳灵珠,若是其他灵根者得了,效用也会较你使用时更好一些。”
江幼菱默然片刻,见洪登元饮茶不语,终是忍不住问道,“第三呢?”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洪登元放下茶盏,“若六十岁前未打通十二经脉,经脉固化,修为将终生再难寸进。”
这也是宗门放弃培养杂役的主要原因。
凡人修仙,不仅消耗资源多、修炼速度慢,还有着严重的限制和缺陷。
哪怕宗门耗费大量资源辛苦栽培,无法突破至筑基期,终究是不堪大用。
六十岁么?
闻言,江幼菱心中竟生出几分轻松之感。
她年方十六,距离六十岁,还很遥远。
似是看出她心中所想,洪登元只淡然道。
“修行之道,如逆水行舟。初时只需一瓢水便可浮起小舟,待到中流,唯有江河之力方能托举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