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仪欣又提出放出一批宫人,也是为太后和孩子祈福,皇帝无有不应,都全权交由仪欣安排。
翌日,大封六宫的圣旨便下来了。
敬妃升敬贵妃;
欣嫔升妃,又另赐封号庄,为庄妃;
齐妃享贵妃份例;
惠嫔伺候太后有功,升为惠妃;
祺贵人升嫔,居景阳宫;
惜贵人享嫔位份例;
陆贵人赐封号为兰,享嫔位份例;
恭常在有孕升为贵人;
余下都是些小答应小常在的升迁,不值一提。
最令前朝瞩目的还是皇帝履行了当初对仪欣的诺言,就着这次分封六宫,皇帝顺势加封了几个儿子。
三阿哥弘时为宜贝勒;
四阿哥弘历为宝贝勒;
五阿哥弘昼为和贝勒;
六阿哥弘晞为荣贝勒;
七阿哥弘暄年纪太幼,封为固山贝子,暂无封号。
虽然皇子们没有入朝,仍旧留在上书房读书,可是对于朝臣们来说,只从封号就能看出皇帝的态度来了。
三阿哥和五阿哥的封号平平无奇,皇帝多半只要他们做个富贵亲王即可。
而四阿哥封号为宝,若是皇帝将它捧在手心,呵护备至,那这个封号倒是名至实归,但实际情况截然相反,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唯有六阿哥,还没有入上书房,比上面几个哥哥小了那么多,却能得封贝勒爵位,关键还是“荣”字为封号,可见皇帝心意。
“荣”在满语中为尊贵的意思。
至于七阿哥纯粹是捎带的,大家也看得出皇帝虽然疼幼子,却还是有分寸。
前朝后宫一时人心浮动,不少人试图向璟贵妃和六阿哥卖好,甚至富察氏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皇帝也因此有些不满,但是转头看到贵妃和弘晞以及富察氏一如往常,并未骄矜傲人,才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