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人家弘历心甘情愿做青樱的小跟班,就能猜到他俩基本是一对了。
可是弘时的年纪也不小了,寻常人家的儿子这个年纪不成婚也该定亲了,但不论是皇帝还是齐妃都没人想起来似的,仪欣作为庶母,也不好主动做什么。
反倒是娘家的小侄女代真已经十四岁了,过年就是及笄,富察夫人特意进宫询问仪欣的意思。
“你阿玛让我来问问,你是怎么想的,虽然六阿哥和代真见得少,但毕竟是亲表姐弟,年纪又相近,你若是喜欢,咱们就不为那孩子相看了。”
如太后和乌拉那拉氏那般,有了一代的荣耀,就希望下一代同样辉煌。可是结果呢?皇帝确实登基了,可乌拉那拉氏还不是败的一塌糊涂,连个能顶立门户的都没有了。
仪欣微微蹙眉,劝道:“阿玛和额娘何必操心这么多,咱们家如今已是名门望族之家,日后自有享不尽的荣华,不必学那些破落户的做派,一切顺其自然就是。”
富察夫人自然听出了意思,只能心里哀叹两个好孩子没有缘分了。
见母亲脸有愁容,仪欣又安慰道:“代真那孩子,女儿也是喜欢,母亲多为她的亲事费些心思。等确定下来了,告诉女儿一声,女儿再去求皇上一道赐婚圣旨。”
能有皇帝赐婚,自然是两家倍有面子的事,富察夫人又笑了起来。
又听富察夫人说起马奇的侄女取名琅嬅,和弘晞差不多大的年纪,马奇特意请了几位宫里出来的嬷嬷精心教养,显然是有大志向的。
仪欣但笑不语,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呢。
…………………
随着时间的流逝,淑和被嫁到了蒙古,虽然早有预料,庄妃还是心痛难当,最后仪欣出面请皇帝建了座公主府,可以每年召淑和回京小住。
弘时的婚事终于被提上了日程,谁知道人家看中了果郡王福晋先前带进宫的一个婢女,和皇帝闹着非卿不娶的戏码,叫皇帝几次大动肝火。
但哪有父母能拗得过孩子的,最后是果郡王福晋以关爱子侄为名,主动把江采颦送给三阿哥做了个格格。
不久皇帝就为弘时赐了个四品官的女儿做福晋,这样低微的出身做自己的儿媳,惹得齐妃很是不满,但又没胆子去招惹皇帝,只能背地里嘀咕几句。
想到弘时年纪也大了,皇帝顺势升他为郡王,赐他一座府邸,命他开府娶亲,不许他在宫里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