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手大力拍了拍林寒肩膀。
“来,与朕同坐。咱们难得一见,你顺便与朕好好聊聊你在北境的事,也好让朕多知道一些那边的详情。”
林寒心中微震。
果然,这家伙还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好在从京城来的路上,林寒就想好了回应之策,就是对于北境统一之事,他一直没想到,直到到了京城才考虑到这个问题。
毕竟陈元基的情报网实在不俗,此人的智力也极强,让他摸到北境统一的事,也并非不可能。
不过关于这点,刚才林寒也已经想到了应对方法。
“回皇上,说来惭愧。微臣这次去北境,虽勉强完成了任务,可实际上还是吃了不少那帮蛮匈人的亏的……”
接着,林寒添油加醋,将自己到了州陵城的事迹跟陈元基讲了一遍。
七分假三分真,大意便是他去州陵城之后,便跟刘华灿起了冲突,然后签了个对赌协议。
因为当时蛮匈部落随时都会兵临城下,刘华灿的风格守旧,喜欢被动挨打,而林寒就冲动一些,提出主动出击。
后来林寒因能力原因,还真赢了两场仗,赢了对赌协议,所以才从刘华灿手中夺得了全部兵权。
之后就想沿用老招术主动出击,却没想到遇到了北境那帮蛮匈部落的一场惊天变局。
北境的蛮匈部落出现了一个奇人,他一举联合了大部分蛮匈部落,成立了一个叫北民联盟的势力,算得上是统一了整个北境。
而这个联盟有权掌握整个北境的一切事务。
不过,这北民联盟的成立也有弊端,那就是大草原上还是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战争,相互之间攻伐依然是时有之事,并没有想象中的太平。
按林寒估计,这个北民联盟想彻底稳定下来,起码也要数年之久。
而在这段时间内,北民联盟内部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完,所以大概率是不太会再随时进犯州陵城。
但若等北民联盟彻底稳定之后,恐怕他们的屠刀就会伸向包括北月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了。
而且到时他们的兵力与凝聚力,恐怕还得更上一层楼。
就在林寒这一番含真带假的忽悠下,陈元基还真听得入神,而且直接就信了五六分。
这有两层原因,其一是林寒的编的话确实真假难辩,二来,陈元基的情报网触角其实难以触及到蛮匈部落的高层,所以并不能真正掌握全面的信息。
因此,他得到的关于北境情报其实是有限的,再结合林寒这番有理有据的说法,在没有足够全面的情报背景下,陈元基还真找不到任何破绽。
“难道真不是此人统一的北境?”
其实陈元基内心也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怀疑林寒统一北境这件事的真假问题。
如果林寒真的有这么强大恐怖,他不可能还好心好意的回京城跟自己述职,虽然他带了九万兵马过来,甚至还做好了排兵布阵。
可这番行为,基本可以断定为在自保,而不是想要跟自己对着干。
所以,要是林寒真有如此逆天的军事能力,能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内统一北境,他靠这种能力,足以带领那十几万兵马回京,将自己一股脑扫平了,还需要这般废话?
这也是他一直在质疑林寒统一北境之事到底是真是假的根本原因。
反正陈元基清楚,如果自己是林寒,且真有这种本事,他一定会带兵南下,彻底攻克京城,夺得帝位的。
他这般想法倒也正常,毕竟人跟人是不一样的。
他考虑的是权势,林寒考虑的则更广一些,更道义一些。
逼急了,林寒挥十多万兵南下,当然也能一举平定京城,自己登上宝座。
可这场战争并非无法避免,一旦开战,要死的人数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林寒虽不是圣人,可也不想因自己而搞得生灵涂炭,所以做任何事都是在以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收益,哪怕这需要他自己也冒极大的生命危险,就像这次回京一样。
林寒选择的路不是被逼谋反,然后起兵夺取天下,他更喜欢在皇帝身边,能挟天子而令诸候,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一步剥夺陈元基的权力,从而夺下他的帝位。
这样,可以少死很多很多人。
两人的眼光格局都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竟还有这般事情?”
许久之后,陈元基不由惊叹道,内心倒是找到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理由。
毕竟,站在他的角度,实在想不明白,林寒若真厉害如此,又岂能不杀回就京城?
如今看来,恐怕那北境的统一还真只是他们内部的事,林寒只是一个搅屎棍的作用,出去转了一圈,又灰头土脸地带着兵马回了州陵城。
“皇上,若是有必要,将来微臣倒是愿意带兵驻守在州陵城,那边风景环境也不错,而且时时刻刻有仗打,又比较偏远,很适合让我实现在那儿当土皇帝的想法。不知,皇上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