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这几天确实没有触碰荤腥,就连鸡蛋都没有吃过一只。
每天都是青菜豆腐,菌菇之类的,包子馒头也都是素的。
有时候吃点面条,面条里搁一勺子野山椒菌菇酱,搅拌搅拌就给对付了。
不是故意要这样吃,是真的因为心里悬挂着事情,为了表达自己的虔诚,所以努力的克制食欲。
这一招她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如果换做二十年前,当她十四五岁的时候,若是看到孙氏这样做,估计要气得跺脚,把大锅都给砸了。
可二十年后的今天,当自己当了母亲,甚至当了祖母,才发现在这二十年的人生经历中,很多发生过的离奇的事情,让她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一定的自然规则。
就算是皇帝,都会在重大的祭祀活动前,斋戒焚香沐浴,可见某种程度上,这些仪式感的事情,是有点作用的。
所以这波大志去科考,杨若晴也想为这孩子做点什么,于是也就效仿了别人斋戒。
“大妈,娘,你们不要为我担心,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
“这几天因为吃素,我吃的东西比以往吃荤还要多呢,你们别看我的脸似乎清瘦了,但是我的精神头一如既往的好。”
“晴儿啊,哎……你为了大志,也真是够拼了。”孙氏道。
就算是当初辰儿科考,晴儿好像都没有做到这个程度吧?
反观辰儿,也是很多年没有回过村子了。虽说是公务忙,但是,大志就不忙吗?
从扬州回到长坪村,一个多月的水路,一个多月坐在船上,想想都难受。
但是大志却是坚持每年都要回来一趟,回来哪怕小住个一个月,那都能陪伴晴儿,承欢膝下啊。
有些话,孙氏一直埋在心里不好讲。
如果,当年辰儿没有走丢,一直都是晴儿养大的,哪怕养到六七岁……估计现如今也不至于如此生分吧?
看看志儿,养到七岁才回扬州,即使如此,还是惦记着长坪村这边。
可见这世上有些事情,不是说血缘关系就大于一切,有时候抚育的恩情,或许更胜过血缘的远近。
既然劝不动晴儿,孙氏和王翠莲也只能作罢。
孙氏临走前抚摸着杨若晴的头说:“晴儿啊,你心疼你的儿,我也心疼我的儿啊。”
“你万一坚持不下去了,就不要再这样了,心意到了,神灵自然会知晓你的虔诚,不要太为难自己,饿出个好歹来。”
杨若晴被孙氏的那句‘你的儿,我的儿’给震撼到了。
她握住孙氏的手,微笑着点头:“娘你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
孙氏和王翠莲出了杨若晴这屋,往前院去。
在经过假山附近,孙氏突然停下脚步,仰起头望着头顶的一棵大树。
“瞅啥呢?”王翠莲问。
孙氏指着那树梢上的一只鸟窝,鸟窝边蹲着一只喜鹊,喜鹊嘴里叼着一条小虫子,正往窝里的小鸟嘴里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