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311章 琼华宴(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311章 琼华宴(2 / 2)

    只是因为静坐时间久了,很多人看着周围,一时没站起来。

    “老臣上任以来,颇是感觉疲累。”

    当今皇帝真是仁慈,让他们所有人都有资格当官。

    对大明的人来说,当官和不当官,完全是两种概念。

    要以“崇祯以后还不收手”的名义,严惩贪腐官员。

    不过,在经过数日考虑后,朱由检最终决定,国会的事要当众宣布,免得自己后悔。

    至少地方的胥吏,不敢欺负官员的家人。

    虽然不知道这样的效果如何,朱由检仍然打算,在官场推进新风气:

    『重制礼乐,移风易俗。』

    事实上,是否当众宣布这件事,他心中有过犹豫。

    “房卿无论如何,要坚持到任满。”

    这让朱由检意识到,房壮丽真的是不想干了。自己强行留着,反而可能误事。

    “再说了,朕去年就说过七十以上一次任职一年。”

    有些参加明法科和明算科考试、却没有参加静坐的举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急忙赶到承天门,看自己有没有上榜。

    “为表朕之恩遇,所有举人,允许去边疆和海外任官。”

    “士子若有建议,可上疏通政司,也可在国会提议。”

    “署理部事的人选,就由房卿推荐吧!”

    “但是今后再做这样的事,必须经过卫尉寺审批,以免影响治安、影响朝野秩序。”

    可以说,正是因为磨勘法,朱由检才敢大规模增加低级官员,用很低的俸禄,授予很多人官身。用低级官员取代吏员的事情,他一直在推进。

    朱由检闻言皱眉,说道:

    “房卿是有什么为难吗?”

    如今,这些举人在他的操纵下,通过静坐展示了力量,帮自己震慑住朝堂大臣。朱由检为了表明对他们的恩遇,在听到房壮丽的汇报后,当即就下令道:

    众多举人听到,又是山呼万岁。纷纷觉得当今皇帝重视士人态度,真是一位明君。

    要让他们知道,如果不配合的话,会有很多士子,能取代他们的官位。

    这些日子他没有让人在报纸上讨论国会的事情,而是用天启皇帝的葬礼转移朝野的注意力,其实也出于这个担心。

    房壮丽听着皇帝这番话,心中却是苦笑。他早就知道自己不是皇帝的心腹,吏部尚书的职位只是临时的。

    毕竟国会筹建的事情,必然会交给他。明堂规制如何,要符合大明礼乐。这些在重制礼乐时,都要通盘考虑。

    做出这些指示后,朱由检正打算起身去见士子,忽听房壮丽道:

    只是看房壮丽的想法,他似乎觉得朝堂上风波太多,退缩之意明显。

    朱由检虽然知道这是官场上的惯例,却仍打算通过处置阮大铖,警示其他官员。

    却不知朱由检对官员仁德,仅限于配合的官员。如果有官员在重制礼乐的过程中故意使坏,他在处理的时候,就不会这么仁慈了。

    事实上,这些举人在发现皇帝站在城楼上的时候,就有一些想要起身下拜。

    虽然他觉得这件事可能性不大,但是无论如何,要储备些人才。

    “从军十年以上、且立下年功者,允许转任文官。”

    “朕还打算房卿致仕之后,负责主持资政院呢!”

    更何况,很多大臣家中,都有没考上进士的举人,他们反对的态度,并非那么激烈——

    “大明要建明堂,作为天子和万民商议事务之地。”

    虽然海外和边疆很危险,武官也受到文官鄙视,但到底是官职,可以让他们担任。

    然后在没有皇帝的命令下,自觉地对皇帝行五拜三叩礼,口中山呼“万岁”——

    此时,他们心中是激动的。对于很多举人来说,他们一辈子见到皇帝的机会,可能只有这一次而已。

    “但是房卿以后也不能完全躲懒,至少参加一次两次朝会。”

    “你这天官的位子,可是不能擅动啊!”

    这样仁德的皇帝,应该不会做清洗朝堂的事情。即使要撤换一些官员,手段也会柔和自然。

    同时,还要把阮大铖的案件编入行政学院教材,警示新任职的进士,让他们知道敬畏,不要随意贪腐。

    在众多举人的羡慕中,那些被读到名字的举人,一个个从承天门入宫,去皇极殿觐见。

    这件事情,朱由检并没有和朝堂官员商议,但是大臣们却无法反对。因为皇帝这是对所有举人的承诺,他们胆敢反悔,就会和所有举人对立。

    没想到如今却又主动让渡权力,让天下万民参与。

    房壮丽实在想不到,自己一再求退,皇帝却一再加官。甚至连自己致仕之后的事情,都被他做了安排。

    权力对人的腐蚀,他见过许多案例。为了避免自己以后堕落,越来越独裁专制,他决定当众宣布这件事,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

    没想到皇帝的做法,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决定建造明堂,设立大明国会。

    他担心自己以后的想法变了,今日宣布的事情,会为以后埋祸根。

    “房卿和吏部官员好好商议一下,把地方官员的品级重新整理,规范升迁路线。”

    “资政大臣参加的廷议、廷推,房卿也要参与。”

    所以才发生了眼前这一幕,举人静坐示威。

    这让他们心中,不由十分感慨:

    从皇帝年前的做法看,很多人以为当今皇帝是揽权的,在想尽一切办法和臣子争权力。

    这个决定,让所有举人欢呼雀跃。因为当官的道路,向所有举人打开。

    想着这些事情,朱由检带着房壮丽,在近侍官员的陪同下,登上承天门城楼。

    不管以前的惯例如何,自己登极以后任命的新官员,必须要有新风气——

    尤其是刘宗周,他本以为皇帝求治心切,有些揽权和注重功利,所以劝皇帝怀仁义之心、行尧舜之道。

    但他还是发动了这件事,想要用这些仍旧有朝气的士子,冲击朝堂上死气沉沉的大臣——

    “如今老眼昏花,实在不堪任职。”

    在仿照传胪仪举行一番仪式后,这些新科进士又在内侍的引领下,去西苑琼华岛赴宴。

    这个宴会,后来成为定制,成为大明进士登科后,必然举行的琼华宴。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