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379章 无力回天(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379章 无力回天(2 / 2)

    “普通的旱灾通过兴修水利,多少能产些粮食。纵然粮食减产,也不至于绝收。”

    “但是这次的旱灾,老天爷根本不给活路。从五月到现在,竟然一直亢旱。”

    “三伏天的亢旱啊,河流都开始见底了。之前灌溉的土地,现在都在枯死。”

    “这等老天爷降下的灾难,实在无力回天……”

    说着这些事情,在下属面前一向显得十分坚强的孙传庭,竟然眼泪纵横。因为他真的认识到,这是无力挽回的天灾!

    陈奇瑜闻言沉默,不知要说什么好。以他一路上所见,西安府这边的情况远比延安府要好,却不料在孙传庭看来,仍旧无力回天。

    这让他心中沉重,更深刻地认识了此次旱灾。

    孙传庭哭了一会儿,发泄了一下压力,很快收拾好了心情,说道:

    “很多水浇地保不住的事情,应该瞒不了多久。”

    “只要老天不下雨,河流迟早干枯。”

    “最迟下个月,看不到希望的饥民,就会开始逃荒。”

    “没有粮食赈济,很快就有民乱。”

    这是他的预估,得到陈奇瑜的赞同。

    担任过地方官员的他知道,就是正常年份,夏收、秋收之前,贫民都会有一两个月困难期,也就是俗称的青黄不接。

    以前因为能盼着秋收,贫民会靠着挖野菜、吃树皮等坚持。现在秋收注定绝收,那些断粮的贫民,绝不会留在家乡等待——

    七月的时候,估计就有很多灾民逃荒,需要粮食赈济。

    但是朝廷的粮食,绝不可能在七月份就大批量运过来。

    这不仅是京畿大旱,朝廷没有多余粮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道路限制,没办法把大量粮食千里迢迢地运过来。

    所以他这个时候,更认同皇帝的移民决定。除了移民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不过移民也需要粮食,不能让灾民在路上就饿死。临近海边的驿道还能从海边和运河运过去粮食,但是陕西这边,就实在没办法了。

    陈奇瑜询问孙传庭道:

    “粮食和移民的事情,孙制台打算怎么解决?”

    “陛下已经决定,在朝廷推动陕西戒严。”

    “戒严令下达之后,由孙制台掌尚方剑,统揽一切大权。”

    “陛下可是把这边的重任,都交给制台!”

    孙传庭早有这个觉悟,面色十分平静,丝毫没有统揽大权的欣喜。

    向陈奇瑜冷静地说出,他构思了一段时间的谋划:

    “我打算向陛下请求,在陕西成立都护府。”

    “以陕西都司和陕西护军府,掌管军令政令。”

    “陕西所有府县,都转为军民府军民卫。”

    “民众要全部编入卫所,分批向海外迁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