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489章 粉饰太平(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489章 粉饰太平(2 / 2)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3693 字 10个月前

    他最担心的就是某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让地方实力派起了不该有的心思。    

    如今这些地方富豪来到京城,看到的仍是盛世繁华景象。会有效地压制他们的异心,甚至让官府的施政更容易。

    而且最让朱由检高兴的,是这次音乐节没有花费多少钱。

    各地富豪在京城的消费、以及在拍卖会上的豪爽,都让内廷获得很多收益。

    所以他决定明年音乐节还要办,甚至还要更大点,把红毯、礼服等环节加进去——

    大明的时尚与服装行业同样要发展,让那些名士和名伶,在红毯上展现华丽的服饰。

    规划了明年的音乐节,又对组织这次音乐节的李玉等人进行赏功,朱由检重新关注起京西举行的演习。

——

    事实证明,演习是有必要的。

    即使不流血的演习,也能有很多收获。

    在连续举行了多次棱堡攻防战,试验了多种攻防方法后,棱堡的设计得到极大完善,和传统的城池技术结合起来。

    无论是远攻近战,还是空中地下,都开发了有效的战术,防御敌人进攻。

    朱由检之前命吕祥制造的热气球,就成功用在了守城战中。不但能在高处瞭望敌人,甚至能向敌人投掷手榴弹。

    这种守城方式,可谓闻所未闻。攻城的一方吃了大亏后,很快把热气球用于攻城。他们把多个手榴弹捆绑在一起,轰炸城墙上的士兵。

    以至于守城方在最初的得意后,很快又因此吃大亏。

    双方之间的演习,很快进展到热气球攻防,以及地面防空。

    由于此时的热气球没有动力,在空出很难机动,再加上为了安全限制高度,导致弓箭、火铳都有可能射到它。

    所以热气球很快开始遇到危险,甚至发生破损。这又反过来促进了热气球进步,并且开发出紧急降落的降落伞——

    这个降落伞,不是给个人用的,而是给热气球的吊篮用的,临时延缓降落速度,提高乘员的生还几率。

    吊篮同样也开发了投弹功能,从底部开口投弹更便于瞄准。

    甚至装备研究院还开始研究更大的炸弹,专门给热气球使用。

    他们的目标,就是将来用热气球炸塌城墙,方便用于攻城。

    这对擅长防守的大明军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大明之所以能和建虏僵持,靠的就是守城。热气球能用于攻城,必须加强保密。

    朱由检得知此事后,很快就下令提高热气球和炸弹的保密级别,避免被建虏得知,威胁大明城池。

    甚至他还下令,热气球只能在城里瞭望和校射,避免被建虏得到,丰富他们的攻城武器。

    装备研究院也开始研发用于防空的火炮,可以对付热气球。

    这是演习中的一个例子,其它武器的改进,更是不胜枚举。

    最让朱由检惊讶的,就是他设想的类似抬枪的武器,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用途,那就是用于守城。

    在城墙上,这种武器不需要有人抬着,只要架起两脚架或三脚架,就能单人操作。

    它的射程和威力都很大,远胜普通火铳。地位更接近于小炮,用于弥补火铳和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缺。

    历史上,这种武器在西方也出现过,被称为城墙步枪。抬枪被西方翻译时,有一个译名就是Wallgun。

    朱由检在发现了它的作用后,下令让兵仗局造了一些,送去大凌河堡试用。

    不过他更关注的,还是方阵被徐光启等人否决:

    “方阵在战场上的作用,最有效的不是齐射,而是防御骑兵冲击。”

    “但是建虏的骑兵非常擅长射箭,如果没有盾牌,很难完全防御。”

    “臣以为欲要对付骑兵,最有效的还是车阵。”

    “在车上放置盾牌,升起来防御箭矢。同时竖起长枪,防御骑兵冲击。”

    “火铳手留在车后,通过射击孔攻敌。”

    这是御营骑兵和京营车阵、巡捕营方阵演练后,众人得出的结论。

    他们发现皇帝提出的方阵不如车阵好用,建议放弃方阵,重新用戚继光留下的车阵。

    朱由检看到这些后,心情很是复杂。

    他只知道方阵在西方大行其道,却不知道东方战场和西方战场不一样。

    对于火器普及率很高的西方来说,再厚的盾牌也挡不住五花八门的火器,车阵的防御能力可谓很不实用。

    但是对主要使用弓箭的建虏来说,车阵上竖起的盾牌,能有效防御箭矢。

    同时在车上竖起长枪,也比用刺刀组成的方阵更能抵挡骑兵冲击。

    可以说,戚继光留下的车阵,现在还没过时,仍旧能用于对付建虏,而且还很有效。

    这让他对大明的传统战法,更重视了一些。批准了徐光启的提议,在巡捕营组建几个战车大队。

    不过对轻步兵来说,仍旧要练方阵。免得遇到骑兵时,没有办法抵御。

    还有就是建虏的火器问题,朱由检道:

    “建虏的火器虽然不如大明多,却也同样有威胁。”

    “车阵的战车要改进,尝试用棉甲、陶瓷、玻璃等增加防御力。”

    湿棉被制造土坦克,他在后世听说过。大明更是有棉甲,防御力称得上不错。

    陶瓷、玻璃等材料,在复合装甲中很常用。

    朱由检打算装备研究院研制复合材料盾牌,提高战车的防御力。

    经过这件事后,朱由检彻底认识到自己在战术上的缺陷,虽然有后世的见识,却对很多方面都是一知半解。

    考虑到自己没有上战场的机会,以后也不会指挥打仗。朱由检选择彻底放权,让徐光启等人按照戚继光留下来的兵书训练骑兵、车兵,汲取之前的有效经验。

    但是队列训练同样不能放松,因为未来的军队,一定是火器化的。火器军队的基础,就是队列和纪律。

    他在军事上的安排,转向更宏观的方面。例如朱燮元就任长城督师后,要对长城沿线兵马进行的营兵制改革。

    这是之前就做出的决定,配合着卫所改制。

    卫所转变为兵源来源后,不再负责具体作战,就连当地防卫,也要成立守备营或守卫队负责。

    边镇各军则是从防卫军中挑选,符合条件的士兵,轮流去边镇服役。

    所以他们合称为边防军,由边防部管理。

    由于顺天府卫所改制已经开始,蓟镇、昌平镇两镇,也率先开始营兵制改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