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512章 册封日本国王(1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512章 册封日本国王(1 / 2)

德川家光的提议,被德川秀忠等人一致压下。

    经历过朝鲜之战的他们,知道明军有多利害。

    旁的不说,当年李如松几千人被他们几万人伏击,都硬被对方突围出去。

    这样的兵马如果派来一万,足以把整个日本扰乱。

    而且据松前藩打探到的消息,这次大明和朝鲜的联军,就有宁远伯国的舰队存在。

    只是李如松的后裔如今在专心对付建虏,没有派陆上兵马帮助韩藩。

    但是如果他们主动进攻虾夷地,韩王一定会邀请宁远伯国的兵马过来。

    到时候明军愤怒之下进犯本岛,他们如何应对?

    尤其是让德川幕府的人忧心的是,当今天皇不老实。两年前未同幕府商量,就授予数十位僧人穿紫衣。

    这件事看着很小,却显示了天皇对幕府的不尊重,图谋夺取权力。

    德川幕府的应对,是制定僧侣之诸出世法度,把这些僧人的紫衣视为无效,让天皇颜面尽失。

    年轻气盛的德川家光,甚至打算让自己的乳母越位参拜天皇。只要天皇受不了这个屈辱,就得主动退位。

    可以说,现在是幕府与天皇争斗的关键时期,他们并不想和大明开战。以免大明被天皇拉拢,掀起倒幕之战。

    所以商量来商量去,幕府决定与大明谈和为主,只要明军不进犯本岛,就答应大明的条件。

——

    大明使臣姜曰广,在出使朝鲜之后又主动出使日本。是因为他有所求,想走孔贞运的路线。

    孔贞运凭借出使草原的功绩,从一个翰林院中层官员跃升成为侍郎,现在更实际管理理藩院。

    姜曰广和孔贞运是同科,而且也是靠出使成名,自然想成为下一个孔贞运。

    但是让他无奈的是,朝鲜君臣太软弱,比林丹汗还要不堪。

    林丹汗至少还有成为草原大汗的雄心,一直在和建虏过不去。

    朝鲜君臣是连抵抗的决心都没有,遇到建虏入侵就会逃避。

    这样的表现,显然不被朝廷看重。朝廷对朝鲜最大的要求,就是为东江镇提供后勤。

    再加上朝鲜之前一直臣服大明,姜曰广出使朝鲜的功劳,自然无法和孔贞运相提并论——

    当初孔贞运可是说服了打算和顺义王部开战的林丹汗,让草原避免了一场战争。更别说现在的林丹汗部,在向建虏主动出击。

    姜曰广想立下这样的功劳,自然要说服一个有实力的外藩,让他们一同对付建虏。

    在了解万历朝鲜之役的情况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认为这个国家,还有一点实力。

    如果他能说服日本出兵,自然能立下大功绩。

    是以在抵达日本,向幕府通报大明的条件后。姜曰广便和随同人员搜集日本的情报,看看日本有没有这个实力。

    有关日本金银价格的消息,就是他们搜集出来的、传回大明的情报之一。

    如今,姜曰广又搜集到一条重要情报,让他对日本当前的情况有了更深了解:

    “紫衣事件,幕府和天皇对立,这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天皇还有权力?”

    对于日本的政局,大明传统上是把幕府首脑视作国王,甚至授予幕府将军日本国王金印。

    但是姜曰广出使前,却从皇帝那里得知,日本除了被视作国王的幕府将军外,还有个自称天皇的名义首脑存在。

    这个称呼,大概是受唐高宗自封为天皇影响。自认为是“日出处天子”的他们,把汉朝开始册封的倭奴国王,改称为了天皇。

    从日本和天皇这两个称呼,可以看出他们的野心——

    这个国家一直在谋求和中原并立,取得相当的地位。

    大明建立以来倭寇的侵扰,也让民间对他们很不待见,甚至闾巷小民,互骂对方为倭。

    所以姜曰广来到日本后,根本没有去见天皇,而是直接和德川幕府商谈,打算册封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

    甚至他还打算像足利义满那样,确定日本国王为太上天皇,把天皇的地位压下去。

    不过德川幕府迟迟没有完全臣服,让姜曰广心里很是不满。

    在打探到所谓的紫衣事件后,他打算利用一下这件事,逼迫幕府屈服:

    “取我的一品冠服来,见一下所谓的天皇。”

    “要是这个人识趣,咱们可以用一下。”

    命随从取来使臣冠服,觐见日本天皇——

    这是他出使时得到的授权,可以把天皇等冒犯皇帝的称呼暂且无视,先达成出使目的。

    姜曰广之前不觐见天皇,是因为担心见了也没效果,反而会在回国后受弹劾,被人认为他有失国体。

    如今通过紫衣事件察觉到天皇的蠢蠢欲动后,他有了利用对方的打算。

    当今天皇政仁对大明使臣的觐见,自然喜出望外。

    自从怀良亲王之后,日本皇室从未和大明有交往。这次大明使臣的觐见,让天皇看到了抗衡幕府的助力——

    如果得到大明支持,他这个天皇真有可能由虚转实,在德川氏刚传到第三代的情况下,夺回一些权力。

    日本朝廷的礼法规定,只有官在四位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殿觐见天皇。

    姜曰广身着一品冠服,又是大明使臣,毫无疑问有这个资格。

    他按觐见朝鲜国王的礼节觐见天皇,和朝廷公卿相谈甚欢。

    消息传到幕府,德川氏大为震恐。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天皇和大明联合,掀起倒幕之战。

    如今天皇见到大明使臣,下一步会不会产生更紧密的联系呢?

    德川秀忠这时坐不住了,勒令德川家光召见姜曰广,商谈议和条件。

    作为诚意,德川秀忠率先道:

    “郑男爵的夫人翁氏,老夫已命平户藩放行。”

    “这是平户藩私下的决定,老夫已下令斥责他们。”

    “至于萨摩藩侵扰琉球一事,实是出于误会。”

    “老夫向萨摩藩下的命令,是通过琉球向大明进贡,恢复两国贸易。”

    “但是萨摩藩却野心膨胀,妄图控制琉球国,老夫同样已下令斥责他们。”

    这两件事,都是大明发兵的理由。

    姜曰广听到德川秀忠的解释,正色道:

    “琉球是大明属国,翁氏是大明诰命。”

    “萨摩藩和平户藩做的事情,是对大明的冒犯。”

    “若是将军控制不住两藩,大明可代将军教训他们。”

    德川秀忠连道不必,他会给这两个藩国教训。

    姜曰广却纠缠不放,询问道:    

    “将军有什么措施,完全杜绝此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