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777章 新东林(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777章 新东林(2 / 2)

所以他认为公众人物的标准在于传播五百次、或者影响五百人。

这个数字,让很多人舒了一口气。显然他们都是没有多少野心的,不认为自己能达到五百这个标准。

但是也有人天生不愿受约束,对此仍旧骂骂咧咧,认为对公众人物监察是恶政。

甚至还有人想到官不聊生的感叹,认为皇帝对官员和士人实在太苛刻。

张溥身为当今皇帝赏识的人,对这种诋毁皇帝的话当然不能忍。

他在听到之后,当即起身正色道:

“皇上奉行尧舜之道,一直以仁为本。”

“诸君难道不知皇上登极后对士人施了多少恩惠,怎么能说是苛待士人?”

“若非圣上,今科谁有人保证必中,又有多少人能够中举?”

这番话语一出,所有人都没声了。

他们就算对当今皇帝的政策再不满,对于考取举人这件事,却不得不蒙受皇帝的恩惠。

江南乡试的竞争,那是众所周知的激烈,没有皇帝广额,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中举。

甚至一些散漫惯了、不在学校读书的士子,都没资格参加乡试。

当今皇帝有再多的不是,他们学子是最不该诋毁皇帝的人。

可以说,因为乡试广额这件事,朱由检在士子中的声誉,前所未有地隆重。

即使举人被废除了优免,仍旧有很多士子渴盼成为举人、获得直接任官的机会。

——

这番话语之后,张溥只觉得兴致已尽,很快便和众人告别,返回了自己在南京的住所。

正当他和弟子吴伟业等人谈论《明报》下一期的文章时,杨廷枢等参加乡试的应社同仁寻了过来。

张溥见到这些人很是高兴,说道:

“杨兄,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寒舍简陋,还请诸位兄弟莫怪。”

杨廷枢哈哈大笑道:

“谁敢说西铭先生的书斋简陋,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这次我来,是说东林书院的事情。”

“张兄是否知道,书院已被捐资重建,修了几间精舍?”

“这次可没有人捣毁,只要钱粮足够,很快就能尽复旧观。”

张溥闻言皱眉,说道:

“是有耳闻,这和杨兄有什么关系吗?”

“咱们应社声援东林可以,却不能参与东林党的事,不能被外人视为一体。”

显然,他是知道皇帝对东林党的忌讳的,知道自己如果被打上东林党的标签,那就只能和同党中人争夺卿相之位。皇帝不会允许大学士和九卿中有太多东林党人。

杨廷枢一直在江南备考,对朝堂上的局势不如张溥了解。

他不知张溥的想法,说道:

“天如兄知道我的祖上是谁,这东林书院的事情,我们杨家根本就避不开。”

“这不,南直隶很多士子,都想让我出面会盟文社,重新大建东林书院,继承东林遗志。”

“我想着你在京城受皇上看重,就想讨个主意。”

杨廷枢的先祖,就是宋朝的龟山先生杨时。此人是二程的弟子,和老师二程一起被从祀孔庙。大明科举的《易经》教材《程氏易传》,就是杨时整理的。

东林书院,是杨时最初讲学的场所。顾宪成等人兴复东林书院,就有借助他的名号、自居理学正统之意。

所以,现在有人想重建东林书院、甚至建立一个新的东林党,就有人找到了杨廷枢。想要请他出面,在金陵举行一次大会,把江南的众多文社汇集起来,成为新的东林党。

历史上,主持此事的是张溥。但是因为朱由检记得他的名字,把他早早收入囊中。张溥这几年的精力集中在北方,自然没时间操心这件事。

杨廷枢作为应社的发起者,又是江南有名的文士,就被一些士人找到,请他出面组织,将诸社合而为一。

甚至,因为杨廷枢身为杨时后人的身份,一些人还想直接占据东林书院,成为真正的新东林:

“这件事情,去年就有人在为兄耳边提起了。”

“只是当时为兄在准备应试,就拒绝了他们。”

“今年乡试之后,又有一些人提起。”

“你说为兄是接受还是再拒?”

听着杨廷枢的这番话语,张溥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东林党在朝廷那边虽然被皇帝忌讳,限制了大学士和九卿的数量。

但是对于中低层官员,皇帝却没有过多限制,反而启用了很多东林党人。

再加上当今首辅韩爌是东林党,谁都不会认为,东林党没有实力。

杨廷枢如果能成为新东林的领袖,那他以后得前程,至少也是个钱谦益。

张溥没有什么理由,让杨廷枢从这个前程似锦的位置脱离。

甚至,他还看得出,杨廷枢根本不是问自己是否应该接受,而是想让他动用应社的力量,帮助他建立新东林。

这让张溥只能沉默,思索这件事的利弊:

『皇上不待见结党,我这样被皇上看重的,没必要卷在里面。』

『但对杨兄来说,这确实是机会啊!』

『就是这新东林不知是谁推动的,有没有风险存在?』

『若是杨兄是被一些人推出来试探皇上的,那可就糟糕了。』

回到江南这么些日子,他早就看得出,江南士人和朝廷并不一条心,对皇帝的重制礼乐,也有很多意见。

只是皇帝的决心很坚定,甚至借着他为学生出头,把雇工、佃户发动起来,还派来了鹰扬军。

这些士绅不敢明面上抵抗,所以就搞小动作。

鼓动杨廷枢成立新东林这件事,会不会是其中之一?

想着自己也曾被人鼓动当新东林魁首,张溥询问杨廷枢道:

“新东林要如何组织,总不会只有个名头吧?”

“你要是想学顾先生,我劝你早点打消这个主意。”

顾宪成当年能在东林书院讲学、聚集偌大势力,是因为朝廷不重视,最初没有针对。

现在东林党早就成了朝野瞩目的对象,想要靠讲学聚集新东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杨廷枢抱着这个想法,他一定要劝阻这位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