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你们愿意为我提供军费,要求就是处置战利品?”
张成均道:
“正是如此,我们愿意提供将军需要的军费,和将军平分战利品,并获得另外一半的处置权。”
“只要将军答应,各家的马队、驼队,会尽可能地把将军需要的粮草、衣物等物资运过来,不需要将军掏一文钱。”
“不知将军意下如何,愿不愿答应这个条件?”
满桂嘿嘿笑道:
“这么好的条件,本帅怎么会不答应?”
“但是如果缴获的战利品不够军费,你们可别埋怨!”
张成均笑着说道:
“哪敢埋怨将军!”
“如果缴获不够,那就当是献给将军。”
“只求将军在下一次打仗时,继续选择我们做随军商人。”
显然,他们的目光已经不是着眼这一次,还有长久打算。
满桂作为大明数一数二的武将,很值得他们下血本。
对自己如此受欢迎,满桂也有些飘飘然。
不过他更明白,这一切都建立在他能打胜仗的基础上。如果他连败几阵,估计这些商人会毫不犹豫地弃他而去。
所以,他当即就提出要求道:
“你们既然有钱,那就先给本帅买十万元火器。”
“这是东宁伯国一年来损耗的火器,还有需要的子弹。”
让人递上一个清单,这是他早就想要买的东西。
将近一年的战斗下来,东宁伯国的新式火铳,有不少出现了损坏。尤其是士兵熟悉新式火铳后,子弹的消耗量直线上涨。以至于满桂都承受不住压力,多次要求麾下将士使用复装子铳、减少子弹消耗。
但是如今面临和建虏的大战,他在这点上是不敢节省了。打算把积攒的子弹全部用上去,不惜一切代价截获建虏的战利品。
所以,他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山西商人买子弹,帮自己把军械运过来。
张成均听说过新式火铳,知道在山西抓捕通虏商人的勇卫营,用的就是这种火器。那些敢反抗的晋商家族,被他们轻而易举剿灭。
但是这种武器怎么用、又有什么优缺点,他却着实不知道。只能按宣大镇用的火铳,猜测满桂需要的子弹就是火药和铅子。
所以他向满桂道:
“不需要经过朝廷,我们各家都有一些造炮仗的火药,铅子也能买过来。”
“但是十万两是不是太多了,满将军一战用不了这么多?”
听出他对新式火铳完全不明白,满桂道:
“不是火药和铅子,是朝廷新造的金属定装弹。”
“它不是能重复使用的子铳,就是一次性用的东西。”
“现在每发子弹的价格是二十多文、装备部定价二分钱。”
“十万元只能买五百万发子弹,正好是五千人大战一场的储备。”
“你们以东平伯国的名义去买,否则装备部不会卖给你。”
每支火铳配备一千发子弹,这是朝廷为明年的大战做的准备。
满桂现在积攒的子弹只够发起一场大的战斗,但是连续战斗,就需要更多储备了。
他担心建虏在吃亏后不会善罢甘休,希望这些山西商人,尽快垫子帮自己把子弹买回来。
张成均听了解释,又被满桂带着去教场上看了一会儿,才明白满桂说的是什么东西。
看着那些数百米外射杀敌人的火铳手,再想到皇帝麾下的御营也在使用这种新火器,他试探着向满桂询问道:
“满将军,这种火器我们能用吗?”
“能不能卖一些给我们?”
满桂闻听此言,顿时冷哼一声,看向张成均的目光,也严肃了起来。
张成均顿时感觉到,什么是大明第一猛将。满桂身上散发的煞气,吓得他险些跪下来。
他急忙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解释道:
“不能卖就罢了,满将军千万别生气。”
“我们会出十万两,帮助满将军把子弹买回来。”
满桂这才收起了气势,看着教场中的士兵道:
“你们张家是首辅家族,豪富众多周知。”
“但是却要知道,有些东西根本就买不来。”
“没有爵位和封地,是买不到相应的火器的。”
“藩国领地之间,更是禁止倒卖军械。”
“记住,千万不要违反《分封礼法》,否则韩首辅也保不住你。”
张成均这才明白,原来他刚才那番话,已经触犯了分封礼法中的规矩。
这套礼法不如礼法公约名声大,但是大明的贵族,却明显对此更关心。
其中明确禁止的行为,连满桂这样的伯爵都不敢违犯。
不过,想着自己通过捐纳为祖上争取的爵位,张成均笑着说道:
“满将军提醒的是,是我言语冒失了。”
“我们张家论功也能封为子爵,在归化都护府开辟后就会在草原上选择领地。”
“到时就会向朝廷购买火器,希望将军能派人帮忙训练。”
满桂这才点了点头,说道:
“帮忙训练可以,只要你们出钱雇人。”
“我们东平伯国还有保险公司,可以为商队提供安保。”
“这次押运军械,本帅会派他们一起去。”
“你们尽快准备,别耽误了大战。”
命人和张成均签了契约,言明这十万两军费是投资,东平伯国授权他们做随军商人,帮助运输军械。
然后,得知建虏前锋即将到来的满桂,当即就召集麾下五千军队出征。连各部落联军都不召集,就率军迎了上去——
去年把战利品分给草原联军的行为,他现在想起来就心疼。
这次他要凭借麾下的五千军队,独吞建虏从草原上搜刮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