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想把帝制和封建结合起来,取此二者优点。”
朱由检微笑颔首,向他说道:
“帝制集权力量集中,但是对周边的开拓,却是差了一点。”
“从秦汉到本朝,中国的核心之地没有多大变化,就能看出这点。”
“相比周朝的扩张,可谓相差甚远。”
“如今,大明的船只已经能远航四海,大明的士兵也能征服海外。”
“故而朕重启封建,把大明疆域向周边扩展。”
“同时为了支撑扩张,核心的大明帝国仍要实行中央集权。”
这就是帝制和封建相结合,是他想出来的最适合这个时代的组织形式。
钱谦益闻言拜服,更明白了皇帝为何一直推行封建,而且在前面确定了大明天朝、大明帝国和藩属的概念。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如此,大明今后,可称为封建帝制时代!”
朱由检听到这四个字,险些就要笑出声来。不过他是不想让人以为自己专制的,这已经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所以他明确道:
“无论封建还是帝制,都是朕采纳的组织形式之一。”
“它们都是以礼法做保障,真正说起来,应该称为礼制时代——”
“礼制高于帝制,即使朕贵为皇帝,也要遵守礼法。”
再次明确皇帝遵循礼法,朱由检道:
“从蒙昧时代到氏族时代,再从封建时代到帝制时代,生产关系是不断演变的。”
“前宋已察觉这个变化,但是它选择的重文轻武、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最终证明失败。”
“朕汲取这个教训,决定文武并重、君臣民共治天下,使用礼法治国,进入礼制时代。”
“先生在写生产关系的时候,可以指明这一点。”
这番话语,让钱谦益的脑海,终于清晰起来。
他想着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变化,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感觉。像是察觉到历史的潮流,不断奔涌而来。
这让他发自内心地拜服道:
“煤铁时代、礼制时代是大势。”
“臣愿辅佐陛下进入新时代!”
朱由检哈哈大笑,起身道: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希望先生能尽展所学,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走到钱谦益面前将他扶起,又对他的疑问,认真解答回应。
在君臣二人的努力下,《生产论》的雏形,逐渐草拟出来。
这篇文章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中心,详细阐述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变化,对生产关系和政权组织带来的改变。
并且用生产工具和生产关系指导历史分期,把各个时期的显著特征归纳出来。
尤其是文章中明确预测,下一个时代是煤铁时代、礼制时代。号召人们发展煤铁生产、拥护重制礼乐,促进大明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