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凤凰北斗)_第846章 崇祯石经和书法分级(2 / 2)_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846章 崇祯石经和书法分级(2 / 2)

说着,他呈上一份奏疏,正是用蘸水笔所写。

朱由检看到奏疏中的文字美观大方,而且非常清晰,很是高兴地道:

“能有如此进展,先生当真是用心了。”

“明书科的主考官,看来没有选错人。”

“速干墨水的质量怎么样?能不能够防水?”

“如果保存时间长,以后就用于档案书写。”

“相比毛笔来说,硬笔速记更快、使用更加简便。”

董其昌一一回答,认为现在的蘸水笔,已经足以和毛笔相媲美。

如果吸墨钢笔完善,更是能取代毛笔。

档案、速记等领域,完全可以用蘸水笔。

朱由检让他培训人员试行,继续发展钢笔和墨水,又安排道:

“崇祯石经的文字,需要先生书写。”

“朕给先生一个任务,用毛笔和硬笔把所有规范字写出来。”

“方便将来集字,用于刊刻石碑。”

董其昌想说不用,自己可以按顺序写经文,看着更顺畅些。

但是想想自己的年龄,最终答应下来——

毕竟他现在都年近八十了,能活多久谁也说不准。

万一刘宗周等人点校注释慢了,他那时已经去世。书写石经的荣耀,就要让给他人。

这是他更不愿看到的,所以他答应会写一遍规范字,便于集字刻石碑。

朱由检在他应下后,很是高兴地继续安排道:

“不但要用台阁体写规范字,篆隶行草以及大楷、中楷、小楷、行楷、魏碑等字体,能写的都要写出来。”

“毛笔、硬笔、横排、竖排都要有,方便石碑刻成后,印刷书籍出版。”

“将来先生的字,就是朝廷的标准字体。”

“若有武人开疆拓土,要勒石记功却又写不好文字,那就用先生的字体。”

“各衙门同样如此,匾额没人题字,就用先生的字。”

“朝廷印刷公文,同样也是如此。”

“这是一件大事,先生务必要认真对待。”

如此做法,是把董其昌的字当成了公版字,所有人都可以用的公共字体。

放在后世董其昌一定会要版权费,但是此时的他却只有高兴。

他很欣喜自己的字能传播,答应皇帝一定会把字写出来。

甚至还打算不止写规范字,异体字等曾经使用的文字都要写出来,以便在将来印刷古籍时,能用他的字体。

大名鼎鼎的董体字库,就此开始诞生。

董其昌在接下来数年写了数遍,直到去世前还在完善字库。

大明的公文,开始使用董体。并且随着打字机的发明,应用越来越广泛。

许多书法家也效仿董其昌,为自己的字体书写字库,方便集字成作品。

字体版权也逐渐确立,为书法家带来收益。

既经学、史学之后,大明的书法界也脱离窠臼,开始蓬勃发展。

朱由检对开创这点的董其昌,同样也没亏待。在崇祯石经刻成后,为他册封爵位。

——

董其昌的贡献,还不止于字体。

因为前几天一些臣子对明书科的非议,董其昌深感书法的地位要维持,在和陈继儒等人交流后,提议道:

“陛下设九级吏员、九级军士、九级工匠,臣深以为然。”

“书法作为技艺,同样可以分级,方便在招收文书时确定他们的能力。”

“对于初级的一到三级,只考毛笔或硬笔楷书,书写常用文字。”

“中级、高级要求逐渐提高,书写台阁体、隶书等,直到自成一家成为书法家,考取明书科进士。”

“如此天下学书者定然更众,士子也能凭借书法谋生。”

这是他和陈继儒、张溥等交流出的结论,董其昌最初对这种把书者当成书匠的提议很是不屑。但是在张溥劝说后,最终认可了这点。

因为这样虽然不一定培养出书法家,却能培养出众多的书法爱好者。

还能让书法成为谋生技能,让士子更加重视。

这对维持明书科地位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有足够的士子支持,才能让明书科不被废。

朱由检听到这番话很是高兴,因为他想到了后世的书法考级。

之前他没关注这等琐事,如今董其昌主动提议,他自然很是欣喜。

尤其是这件事代表着他的定级制度开始产生影响,渗透到更多的领域。

所以他欣然应道:

“书法分级之事,先生在明书科考试结束后做起来。”

“成立书法协会,受教化委员会监管,定下会员制度和考级章程。”

“以后朝廷各衙门招收文书,以书法等级高的优先。”

答应了董其昌的提议,让他放手去办。

甚至,为了提高书法的地位,他想到一些医师写的龙飞凤舞的文字,吩咐道:

“让教化委员会定个法案,规定所有正式文书,字迹必须清晰可辨、不能产生歧义。”

“如果因此产生纠纷,追究书写者的责任。”

“特别是医师的药方,要制定出规范。”

在规范度量衡之后,进一步规范药方。

如果不是此时没有打字机,他一定会要求打印。

董其昌听到后很是高兴,因为这拓宽了书法的应用范围。

不过想到一些医师年龄大了很难改字体,他又询问道:

“改不过来的怎么办?”

“不让他们行医?”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朱由检道:

“给他们配助理医生,能够书写台阁体的。”

“这样医师开的方子就能由助理医生书写,医师签字确认。”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凡是需要文字证据的,都要遵守这个规矩。”

仿照后世给医师配开方子的打字员,配上会书法的助理。

会书法的学子也多了一条谋生之路,可以学习医学知识担任助理。

董其昌对于这点,当然很是欣喜。打算和负责教化委员会的钱谦益交流一下,让书法渗透入更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