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命令与征服(拉丁海十三郎)_第1799章 ,大争之世开始(1 / 2)_谍影:命令与征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1799章 ,大争之世开始(1 / 2)

浙东游击纵队的组成很复杂。

它甚至没有正式的编制。就是不在军政部序列表上。

第三战区也不承认它的存在。因为它是自发形成的。

之前,日寇横扫,国军撤退的极快。

将沿海大片区域放弃。

当地百姓为了自保,于是纷纷形成抗日武装。

日寇忙着向前进攻,对后方也没有太重视。于是,渐渐的,抗日队伍就发展壮大了。

主要活动范围,就是浙东的山区。

西到金华、丽水、温州一线。东面一直到大海。

“你们有多少人?”

“不清楚。”

对方老老实实的回答。

因为都是自发的队伍,所以,并没有统一指挥。

都是挂着浙东游击纵队的名头。但是下面,各有各的山头。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最多的,可能有好几百人。武器也多。

最少的,可能只有一百人。武器也少。

大家活动的区域也不相通。

都是各管各的。

因为没有正式编制,做什么都名不正言不顺的。

第三战区还威胁要取缔他们。如果不答应,就当做是暴民处置。

得知张庸在杭城,于是派人前来打探。

听说专员大人很好说话,对地方武装非常友好。或许有转机。

张庸其实无所谓。

只要是抗日队伍,不是汉奸,当然好说话。

如果是汉奸,那就杀无赦。

“这样。你回去传令,各个山头都派人来杭城外围帮忙打仗。来的都有好处。”

“这个……”

“来的都给编制。给武器弹药。我张庸亲自认证。”

“好。好。”

对方这才高高兴兴的去了。

张庸并没有太在意。继续和罗奇一起发起组织进攻。

此时,国内的局势,似乎非常诡异。

什么声息都没有。安静的有点可怕。

连续两份反对通电发出去以后,整个果党高层,似乎都噤若寒蝉。

没有人找张庸。

电话没有。电报没有。

似乎将他当成局外人。

但是张庸也不在乎。正好。别来烦我。

“轰……”

“轰……”

每天就是发起进攻。

开始的时候,进展挺顺利。后面渐渐变慢。

日寇的援兵到来了。

日寇不知道从哪里调来了援兵。

同时,疯狂的加固防御工事,将坑道挖的很深很深。

即使是155毫米榴弹炮也很难摧毁了。

只有罗奇一个师,兵力也不足。罗奇也不舍得将部队全部打光了。

于是,战事逐渐冷却下来。

国际上,似乎也没什么大事。都很安静。

但是张庸很清楚,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大风暴马上到来。

“报告!”

有参谋送来电报。

是给张庸本人的。

私事。

就是夫人带着宋子瑜去美丽国了。

从重庆白市驿机场起飞,从昆明出境。然后一路向西。最终经欧洲到达美丽国。

这是当时主要的航空线路。还没有航空线路飞越太平洋的。

要经过太平洋去美国,只能从港岛上船。

“去美国了?”

“好吧……”

张庸没啥感觉。无所谓。

眼下国内的局势,的确是比较诡异。去美丽国更好。

他这个做爸爸的,好像就负责播种。其他事都不用管。就等着两个月以后,孩子哇哇落地。

美丽国那边的医术条件更好,肯定没啥问题。

二月份很快到来。

国内的局势依然很压抑。

显然,地方派系和中央系,严重割裂。

因为光头的骚操作,现在双方又游走在决裂的边缘。

幸好红党积极呼吁双方冷静。

但是依然和他张庸没啥关系。

侍从室没有电报找他张庸。统帅部也没有。

似乎遗忘他这个人了。

或许,双方都觉得,他张庸是最后的压箱底武器?不到最后关头不出场?

但是,内部的纷争和割裂,导致国军所有行动取消。

所有的国军,都被要求原地待命。

74军的两个团,也被紧急召唤回去长沙。

杭城前线,只剩下罗奇的部队。于是,进攻愈发乏力。

终于……

浙东游击纵队的队伍陆陆续续的来了。

首先出现的,是一只隐藏有好多黄点的队伍。大约有四百人。里面有三十多个黄点。

默默观察。不动声色。

这显然是红党领导的游击队。还没改编的。

也没必要改编了。就用浙东游击纵队的名义,继续在浙东一带活动。

这里相对富裕。

日寇和伪军撤退以后,留下大片真空。

目前,日寇虽然没有重新占据。但是往后的日子里,肯定会的。

德国很快就会入侵丹麦、挪威。然后横扫法国。

这会极大的刺激到日寇。

日寇肯定会借此机会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届时,沿海地区必定会重新沦陷。

第三战区是挡不住的。

他张庸也不可能继续留在第三战区。

现在,日寇确实是在密锣紧鼓的囤积力量。华北重兵密集。

一旦日寇发起进攻,华北绝对会最吃力。

“专员大人。”

“你好。”

张庸和对方握手。

对方自称姓叶。黄点。一看就是久经战阵的。

怀疑对方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遗留下来的老红军。之前应该也是红军骨干。

之所以没有改编成新四军,显然是肩负重任。

既然如此。

如其所愿。

张庸当即手写委任状,任命对方为浙东游击纵队第一团的团长。

说好的,只要有队伍到来,我就给编制,给武器弹药。

有我张庸亲笔写书的任命状,你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动。等于是有编制。

我的任命状,第三战区必须认。否则,只能翻脸了。

安排武器弹药补给。

主要是轻武器。

能拿多少拿多少。直到拿不动为止。

“报告!”

第二支队伍也到来了。

这只队伍的人数更多。足足有五百人。

里面也有很多的黄点。二十多个。组织力量稍微薄弱点。

队长也是黄点。

没说的,又是一份任命状下来。

委任对方为浙东游击纵队第二团的团长。

然后补充武器弹药。

都是小事。

我堂堂督察专员,安排几个小小的团长,有什么问题?

至于这个团,最后会发展到多少人,就看红党自己的本事了。

李云龙一个团有上万人呢。你们也可以。

“报告!”

第三支队伍到来。

数量少一点。只有两百多人。

但是里面的黄点数量很多。足足有五十多人。

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一支队伍,要有凝聚力,必须有强有力的内部组织。

这三支最早到来的队伍,骨干都是里面的黄点。

其他的国军队伍,薄弱的就是这一环。

颁发任命状。

任命为浙东游击纵队第三团。

随后……

第四支、第五支队伍先后到来。

里面也有一些黄点。指挥官也是黄点。都是很有能力的人。

全部颁发任命状。

第四团……

第五团……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再也没有其他队伍到来。

显然,那些没有黄点的队伍,根本拉不到杭城。

事实上就是这样。没有强有力的内部组织,单纯是长途行军,都会垮掉的。

在电影《大决战》里面,有黄维十二兵团长途行军的镜头。

其实,这已经是严重拔高国军的行军水平。

真正的国军,行军队伍可没有这么严整。散乱多了。

如果国军真有电影里面行军镜头那么组织严密,根本不会败好吧。

浙东游击纵队……

五个团……

差不多了。

都是我张庸任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