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四王爷,)_第153章 盼头,虚幻(1 / 2)_玄幻,我乃长生伏妖大帝最新章节免费阅读无弹窗_嘀嗒读书 "
本站备用网址:n1.49gtk.cc

第153章 盼头,虚幻(1 / 2)

油灯在案上跳动,将沈清辞的影子投在密信上,字迹被晕开的墨痕染得有些模糊。他写下最后一句“百姓檐下有炊烟,稚子手中有风筝”,将信纸卷成细筒,塞进鸽腿的铜管里。鸽子扑棱棱飞出窗时,朔方城的夜色正浓,远处的黑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三日后,洛阳城吏部尚书府的书房里,沈从安展开密信,指尖捻着信纸边缘,那里还沾着北疆特有的沙粒。他看完最后一字,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火苗舔舐着纸张,将“炊烟”“风筝”等字眼烧成灰烬。

“枭雄啊……”沈从安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洛阳城的朱门后从没有炊烟,只有永不停歇的算盘声。他想起二十年前北方封疆大吏会下的的幕僚说的话:“能让百姓自愿捧出粮袋的,要么是圣人,要么是最可怕的枭雄。”

老管家端来参茶,看见老爷正对着北疆舆图出神,图上朔方城的位置被朱砂圈了个小圈,旁边批注着“民心可用”。“少爷的信里说,镇北王看着像个书生。”老管家轻声道。

“书生?”沈从安冷笑一声,指尖点在舆图上的白雾区域,“能让幻阵里的‘怪物’甘愿配合幻阵,能让镇魔军对着空墙喊杀声,能让百姓把他的画像供在灶台上——这等笼络人心的手段,比青面獠牙的妖魔可怕百倍。”

他想起皇帝冕旒后那半张被金鳞覆盖的脸,想起李德全捧着的药碗里漂着的指甲,再想起沈清辞信里写的“银镯侍女”“药香”——柳林的书生模样,和皇帝的龙袍一样,都是最精致的伪装。

“不过……”沈从安拿起朱笔,在舆图上江南的位置画了道斜线,“这步棋确实没走错。”柳林越是会笼络人心,越是像枭雄,沈家的“下注”才越有价值。皇帝需要制衡藩王的刀,柳林需要朝廷里的眼线,而沈家,正好能做这刀与线之间的桥。

密信的灰烬被风吹起,落在《九州舆图》的金黄色区域。沈从安看着那片蜷缩的疆域,突然想起沈清辞信里的最后一句:“这里的雪,落在身上是暖的。”

他嗤笑一声,将朱笔搁回笔架。暖?那是因为柳林需要这些百姓做他的铠甲。等哪天棋局变了,这“暖雪”下埋着的,恐怕都是不愿做棋子的白骨。

“给少爷回信。”沈从安端起参茶,茶面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算计,“让他盯紧柳林的‘药香’——那里面藏着的,才是真正的棋路。”

窗外的梆子敲了三更,洛阳城的朱门后,无数双眼睛还在盯着北疆的方向。沈从安知道,沈清辞看到的生机,不过是枭雄棋盘上最鲜活的棋子。而他要做的,就是在棋子落定前,算准每一步的得失。

毕竟,在这吃人的天下里,活下去的从来不是看谁更仁慈,而是看谁更懂这盘棋。

而此时此刻柳林的书房。

柳林放下手中的狼毫,指尖在刚写就的“守”字上轻轻一点。墨汁未干,那字的笔画间竟浮现出淡淡的符文,与朔方城黑旗上的印记如出一辙。

“这沈家二公子,倒比他父亲多了几分赤子心。”柳林看向窗外,夜色中的幻阵边缘泛着微光,像层流动的水膜,“破阵时那股子狠劲,倒像当年闯白雾的自己。”

侍女正为他研墨,闻言轻笑:“将军这幻阵,筛掉的何止是蠢货?前几日岭南王派来的细作,在阵里看见自己被剥皮,当场就吓疯了,嘴里喊着‘饶命’,把岭南的盐路密道全抖了出来。”

柳林拿起宣纸,对着烛光晃了晃。纸上的符文在光线下流转,映出他眼底的寒芒:“洛阳城的那些老狐狸,个个都想在本王这里插根眼线。有的想探兵力,有的想挖矿藏,还有的……是想看看本王是不是真成了怪物。”

他想起三年前幻阵初成时,第一个闯进来的是江南盐商的儿子,那小子在阵里看见遍地金银,竟抱着假元宝不肯走,最后被巡逻兵“拖去喂雾妖”,回去就跟他爹说“北疆富得流油”——正好合了柳林想让外界以为他“私藏矿藏”的意。

“这幻阵啊,既是筛子,也是镜子。”柳林将宣纸叠成纸鹤,轻轻一吹,纸鹤振翅飞出窗外,消失在幻阵的微光里,“能看透的,才配坐在这堂屋里喝茶;看不透的,要么成了阵里的‘戏码’,要么成了别人的笑柄。”

侍女为他续上热茶,茶烟袅袅中,她腕间的银镯轻轻作响:“那沈公子……将军打算如何用?”

“让他接着当他的文书。”柳林端起茶盏,指尖摩挲着冰凉的盏沿,“洛阳城需要个‘看到百姓安乐’的信使,沈家需要个‘探清虚实’的儿子,而本王……需要个在文书里记下真相的人。”